情况[1]。对本原则中事实的内涵,传统认识或学界的主流认识几乎清一色指向案件事实本身或犯罪的客观事实,所谓案件事实就是犯罪人实施的应当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追究其刑事 。因此,控诉事实又必须具备完整性和限制不利变更性。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并没有确立诉因制度和一事不再理原则,公诉机关可就控诉事实作有利于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37.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进行完善。 一、明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主体地位 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 在场,就连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也不允许律师在场,由此可见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保障和刑事诉讼程序民主、公正方面还有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37.html -
了解详情
分为公诉和自诉两部分,由于自诉部分受案范围的有限性,95%以上的刑事案件依旧是公诉案件。而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已经形成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和 司法机关在和解中的监管作用,在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时不应脱离诉讼过程而形成独立程序,而应将其纳入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之中。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的公诉程序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1.html -
了解详情
拘役、管制、单处罚金,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在《 的中立性,从而又回到原来法庭审理只是走过场的局面。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对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94.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传闻证据规则,确保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使得法院不再将公诉方的案卷笔录作为制作裁判的直接依据,这是我国未来刑事诉讼立法的主要出路。但是,在我国刑事审判 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5]相关代表性著作可以参见陈光中主编:《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完善证据制度、强化诉讼监督等若干重点热点议题展开研讨,为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言献策。 一、刑事诉讼程序的健全和完善 过去的一年里,在诉讼 程序被告人认罪、普通程序被告人认罪、被告人不认罪的案件规定了不同的量刑程序,但量刑程序与定罪程序紧密相连,连续审理,仍然在一个法庭审理程序中进行,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1.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呢? 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重要差别在于,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拥有处分权。处分权是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它强调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享有意思自治的权利,可以积极或消极地实施特定诉讼行为,达到民事诉讼的目的。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将测谎技术作为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补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健全,各种实体法不断完善,各项诉讼程序法先后出台,充分体现了证据收集在当前各项法律诉讼中的重要性。证据的收集不仅是办理案件的必经阶段,也是证明以及查明案件 的主动性,以查明案件事实,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在刑事诉讼中,进行侦查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都应当收集证据。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认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774.html -
了解详情
以公安机关是否介入作为分水岭。公安派出所只对治安案件有管辖权,对治安案件查处之前在程序上分为受理与立案两个阶段,也就是说,受理并不等于立案。公安派出所受理治安 案件转化的公诉案件其证据标准较公诉案件的证据标准要宽适一些。否则,会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无利于社会稳定,同时也有悖于我国刑事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27.html -
了解详情
久远,立法滞后,口供为证据之王的证据意识长期支配着司法工作者。侦查人员将案件侦查的成败建筑在犯罪嫌疑人供述之上。公诉、审判人员也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 完整的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刑事诉讼程序除了具有帮助实现实体公正的工具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立的程序价值,这在我国法学界已普遍达成共识。在刑事诉讼中,排除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