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共同点虽然较为客观地揭示出诉讼诈骗行为的本质特征,但其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诉讼诈骗行为不仅仅只出现在民事诉讼领域,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相对 而是受骗者,法院主审法官作为受骗者的同时又是财产的处分者。根据民事诉讼中法院的地位及作用,完全应该认为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财产享有处分权。因此,虽然在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75.html -
了解详情
王博老师则认为,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达到非法目的,故意虚假诉讼主题、法律事实或采取隐瞒证据,伪造证据等手段,提起不具有实质争议的民事诉讼致使法院做出错误的 ,隐瞒真相,采用伪造证据的方法,提起不具有实质性争议的民事诉讼,诱使法院做出错误的裁判,以达到其非法目的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三个虚假,即诉讼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学界至今也未有一部与王亚新所著的《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相类似的、全面而充分地描述一国 的庭审模式,按照斯蒂芬兰德斯曼(Stephan Landsman)的观点,其特征在于事实发现者中立与被动、当事人展示证据、法庭程序高度结构化。 [23]显然,中国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学界至今也未有一部与王亚新所著的《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相类似的、全面而充分地描述一国 的庭审模式,按照斯蒂芬兰德斯曼(Stephan Landsman)的观点,其特征在于事实发现者中立与被动、当事人展示证据、法庭程序高度结构化。 [23]显然,中国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17.html -
了解详情
拥有强大公权力的一方,行使民事诉讼权利是否会造成诉讼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公权力随意介入(因为没有法律规定)私法领域,本身便会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处分产生极大的制约 检察机关与法院联手追债的结论恐不为过,而且也不符合司法权被动性的特征(在民事诉讼中尤显重要)。第四个质疑是司法的统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14.html -
了解详情
条文主要是针对及其严重的恶意的诽谤。在美国法律中,诽谤大致属于民事诉讼范围,除了群谤及可能破坏治安的少数特定情形外,很少采刑罚制裁[30]. 2 通过 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有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两种方式,直接调整就是法律直接规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的实体规范,间接调整就是法律不直接规定当事人间的实体权利与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8.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探讨了二次欠条的基本分类;二次欠条与其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的关系;二次欠款合同的基本特征;规范二次欠条诉讼时效的原则及具体看法。 在实际的民事诉讼中,经常出现没有还款日期的二次欠条的情况,而对二次欠条的诉讼时效往往又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一个焦点,也是应该不应该承担还款义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0.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行政诉讼是世界各国近现代法制发展的产物,在传统社会中发展并不完善,而刑事、民事诉讼与之相比则无疑具有更大的影响性,也更为成熟和系统化。因此,既 的只是如何以宗法伦理来劝诱当事人,以减少或消除诉讼,此时程序本身自然已没有多大的价值了。与中国古代不同,西方国家在古代诉讼立法及司法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3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或环境公益行政诉讼、环境公益民事诉讼这样的说法,这是部分学者在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之下对其进一步的分类。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即公民或组织针对其他公民 利益,还包括特定人。 [5]例如,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第88条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可以依法支持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590.html -
了解详情
【学科分类】民事诉讼法 【出处】《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第4期 【摘要】民事诉讼程序对于大陆法系以及美国这一英美法系的重要代表而言,都是以辩论 国法,抑或是被视为英美法系重要代表的美国法,其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无不采用了辩论原则,当事人之间的对抗式辩论是其共同特征。{1}22即两大法系的民事诉讼程序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