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通过选择性的立案而排除了大量应当立案的情形,从而使得受到侵害的公民无法获得司法上的救济,所以用本来就比较可疑的胜诉率去推论法官素质的高低是站不住脚的。 到行政诉讼的直接经济成本,不与官斗的传统,提起诉讼对原告日常生活的影响等因素,真正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可能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70%以上原告败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保护制度,其出发点就是行政具有这样一种可能,亦即:行政机关可以对公民作出及时生效的单方面调整,但这种调整却可能受到特定法律救济的延缓效力之 11条第1款规定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没有规定可以先予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48.html -
了解详情
完成自己与之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初步举证责任,因而对该层级有关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并不现实。相对人主要可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区县级或市级规划相关行政 、财产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第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090.html -
了解详情
1989年行政诉讼法制定之前,大约有130多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2、行政诉讼法有限制的统一授权阶段1989年4月4日, ,从而催生了依法行政观念的提出,进而催生了依法治国观念的提出。因此,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评价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发展过程,而不能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4.html -
了解详情
拟通过抽样收集若干法院2009年、2010年两年完整一审行政裁判文书作为样本,用设计的各项指标从文书中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借助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认为行为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根据此规定,具备行政诉讼当事人能力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如调查结果所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751.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不得检测乙肝项目,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随后,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在2月20日专门发布《关于普通 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等其他基本权利的侵犯,公民尚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得到司法救济。正如一位行政法学者所指出的:现行的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60.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提起民众诉讼与机关诉讼。但是该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该类诉讼的程序规则,而是规定援用抗告诉讼的相关规则,例如,在民众诉讼或机关诉讼中,请求撤销处分或裁决时 被告,对其怠于执行职务之行为,直接向行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执行。该法规定在公民和公益团体提起行政诉讼前,应先履行诉前申请程序,一方面给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24.html -
了解详情
依职权决定,可以吸收第三人参加诉讼。[5]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的德国、日本更接受用与裁判结果的利害关系定义第三人。 我国学者多以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 ,提起行政诉讼的一部分利害关系人是原告,而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另一部分利害关系人是该案中的第三人,它既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行政机关,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来看,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并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但是,他们依据《行政诉讼法》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所以,将公民换成自然人来表达比较贴切,也能体现WTO 案例述评》,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27页。由此可见,在行政赔偿诉讼制度确立之后,如果再用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加以审查这样的方式来界定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9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具体来说,对于涉及环境保护等事关公共利益的事件,可以考虑允许公民以纳税人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当社团成员的普遍利益受到侵害时,社团应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提起 的单方性;即法院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只能用以证明行政行为的违法性,而不能用来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这与典型的职权探知主义相比似乎对保护公共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