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同时,它们之间又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首先,从民事诉讼的性质来看,当事人举证的最终目的在于使自己的诉讼主张得到法官的确信和支持,是当事人行使诉权 期,第4页。 19 同14,第119页。 20 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见《中国法学》2000年第六期,第111页。 21 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责任,经过当事人的积极举证,到一定的程度,又转移到原来承担该责任的当事人那方去了。[4](P83) 笔者认为,为正确注解证明责任转移论与不可 [7]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8]熊跃敏.辩论主义:溯源与变迁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731.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含义,即所谓向法院提出证据的行为。其原因在于行为责任与民事诉讼的实际过程相契合,它从当事人举证活动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举证责任,动态地反映了举证责任的 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34页。 [4]李祥琴:《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法学研究》,1990第4期,第48—50页。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61.html -
了解详情
职权性与主动性,使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举证活动成为民事诉讼中证据的主要来源,符合民事诉讼价值要求的理性选择。但是民事诉讼的公权性质和当事人证据收集能力的 的程序保障去收集证据,从而造成举证不能的悖论。 为使当事人的收集证据的权利具体化,使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就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各种措施真正得到落实,也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事实的真相,在收集证据、调查证据、提供等方面,双方当事人面临着同样机遇。由此可风,民事诉论活动中的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证据的重要问题,在民事诉讼 承担的一种风险责任。并且,它直接影响着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公正和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后果。认清民事举证责任的分担及免除,和它与人民法院收集调查证据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68.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团,要心如秤(mentalscales),以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份量14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置于左右的秤盘上,从而来权衡何方具有较大的 人民法院在有关司法解释中对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实际上在机制上构成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一种瓦解或者削弱,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8.html -
了解详情
垂直的分配,而以主张、举证责任的概念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水平分配。 [15]依据这种水平分配标准,传统民事诉讼的原告要承担苛刻的主张责任:原告在诉状中须载明 年版,第183、401页。 [10] 陈刚、林剑锋:《论现代型诉讼对传统民事诉讼理论的冲击》,载《云南法学》2000年第4期。 [11] 美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配,而以主张、举证责任的概念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水平分配{7}(P.202)。依据这种水平分配标准,传统民事诉讼的原告要承担苛刻的主张责任:原告在诉状中 民事诉讼理论之新开展》,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8}肖建国:《论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的价值蕴涵》,载《法律科学》2002年第3期。{9}(日)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团,要心如秤(mentalscales),以双方当事人的证据份量14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置于左右的秤盘上,从而来权衡何方具有较大的重量 ,对这一事实可以认定;提出足以推翻前一事实的证据的,再转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继续举证。”上述各条文中的“足以”正表达了有关证据材料在法官内心确信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3.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程序的变化。从我国民事诉讼方式改革的实际过程看,先是以改革举证责任制度为突破口,接着进行以庭审方式为中心的强化公开审理、强化当事人举证、强化合议庭功能的改革 》,法律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91页。 [2]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第9页。 [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