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的人,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只要是合格的当事人,就享有诉权。 民事诉讼的结果是实体法与诉讼法的合成物,司法实务不能仅只关注实体法或者诉讼法一方。 三 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由此,不难看出证明责任乃诉讼的脊梁论断的精辟,[6]证明责任确实决定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463.html -
了解详情
。 (四)适当赋予法官依职权调查取证的权力和责任 由于我国律师行业不发达,当事人的举证能力较差,民事诉讼中完全贯彻当事人进行主义不太现实。但是完全由法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以下。 {8}参见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9}参见王娣、王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75.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制度意义又具有政治意义[6]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在民事诉讼中,强调裁判中立、严格回避制度、贯彻公开审判、强化庭审功能、落实举证责任、加大执行力度近年来, 宣示。如果程序合法或程序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放弃追究,例如当事人放弃对法院程序违法的责问权等,则该两种程序后果成为民事诉讼的最终正义产品而受到既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受害人起诉内幕交易者必须举证证明自己符合起诉条件,主要是证明自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人数可能众多,情况会很复杂。特别是各个当事人买入、卖出股票的时间、数量、价位均会有所不同,目前难以通过集团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同时,以集团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43.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程序是由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锁链。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主体的行为,都无法合理解释民事诉讼的整个运作过程。而这些 制裁)问题,我国应当适时构建诉讼违法行为的制裁理论。但是,诉讼法律责任的提法不宜提倡,因为民事诉讼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述,如举证责任、主张责任,它们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3.html -
了解详情
的裁定驳回;三是不符合起诉实体要件的判决驳回。第二,改革证据收集制度。我国的民事实体法、民事诉讼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出了颇为详尽的 改革与比较民诉法研究[J].法学评论,1999(5). [11]王亚新.民事诉令中质证的几个问题[J].法律适用,2004(3). [12]邱爱民.论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7.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从以下两点意义上讲,形式真实的认定是公正的:其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法院对证据的调查只是个别情况下的补充,只要法院和法官根据诉讼 诉讼程序中各种主体行为的速度及有效性。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实现当事人的权利,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回复正常,以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4.html -
了解详情
。 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具有职权主义的传统。1991年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通过立法、司法解释、审判改革、司法改革等多种方式,我们强化了庭审功能、当事人举证责任 与程序法》,三民书局1992年出版,第19页。 [8]汤维建: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载《法学家》2003年第3期。 [9]肖建华:构建协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5.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责任分配 基本要求 体系建构 引 言 举证责任分配制度是民事诉讼的核心制度之一。其设立目的主要是解决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裁判问题。因为当事人为使法官 说。这类学说按研究角度不同,有多数说和少数说之分。 ①多数说 主张法律效果的当事人,就引起法律效果发生要件事实中属原因性、通常性、特有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 第一、行使释明权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就要求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明确,证据确实充分。现阶段许多当事人文化 的诉讼请求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述,对其有利的事实不知主张,特别在举证问题上,缺乏风险意识,而我国民事诉讼又未实行强制律师代理,这种情况下,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