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报应,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共同的。依照报应论,刑罚的作用是以恶制恶,刑罚的份量根据罪责的大小来确定以力求罪刑相均衡。(注:参见[德]黑格尔: 关系的客观性 客观主义是将犯罪与刑罚作为法律现象来讨论二者关系的。在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下,犯罪对刑法具有约制性。犯罪是刑罚适用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公正并不矛盾。严打方针中的从重原则,应当是在不背离刑法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前提下的从重。 刑法适用总论(下)[M], 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9 [5] [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6] [法]罗伯斯庇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弊端 (一)违背罪责刑相一致的刑法原则,导致罪责刑失衡 我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就是说,刑罚的有 使各量刑幅度之间互有部分重合、交叉,从而摆脱了单纯以数额划分量刑档次的一点论,走向既以数额为基本尺度,又以情节作为调幅的两点论的科学的量刑轨道之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55.html -
了解详情
报应,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共同的。依照报应论,刑罚的作用是“以恶制恶”,刑罚的份量根据罪责的大小来确定以力求罪刑相均衡。(注:参见[德]黑格尔: 关系的客观性客观主义是将犯罪与刑罚作为法律现象来讨论二者关系的。在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原则下,犯罪对刑法具有约制性。犯罪是刑罚适用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5.html -
了解详情
结论。我们认为“严打”实践中造成的死刑适用泛化,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坚持法治原则,片面强调“从重从快”,过于迷信死刑的功利作用。 首先,肩负一方稳定大局的 、程序公正并不矛盾。“严打”方针中的“从重”原则,应当是在不背离刑法中的罪责刑相适应基本原则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刑事政策前提下的“从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而且比其他业务过失犯罪的处罚低,这恐与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建构和谐社会背景下,有必要探讨将 与社会,2007,(3):168169. {23}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4. {24}刘维新.医事刑事法初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19.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而且比其他业务过失犯罪的处罚低,这恐与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建构和谐社会背景下,有必要探讨将 与社会,2007,(3):168169. [23]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4. [24]刘维新.医事刑事法初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786.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根据而言,报应论要求罪刑等质、罪刑等价,刑罚的性质与数量尽量与犯罪的性质和数量相称,刑罚的内容和程度与犯罪的内容和罪责程度成正比。正如 也杀人、放火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可同日而语。对这两种犯罪规定死刑,难以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其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行为人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616.html -
了解详情
、实刑,有些造成了宣判后就放人的尴尬局面。这不仅违反刑法关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和刑诉法关于办案期限的规定,对被判刑人也不公正、不公平,不 ,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第118-122页、第127页。 [2] 参见刘家琛《论刑罚适用及其价值取向(代序)》,载于刘家琛主编《当代刑罚价值研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08.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说比较合理,它解决了身份犯论不能贯彻到底的问题。并且这种分类与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基本符合,尤其某些特殊主体,如国家 发展,2003,(3):154-157. [11]狄世深.刑法中的身份犯散论 [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5(79). [12]李希慧.身份犯及其相关概念辨析(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