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参加国,该公约第15条规定:每一缔约国应确保在任何诉讼程序中,不得援引任何业经确定系以酷刑取得的口供为依据,但这类口供可用作被控施用酷刑者有 。此处对该概念界定为本文第一部分的论述。 [14]由检察机关的反贪部门执行侦查的自侦案件中,因为反贪局实际上承担了刑事诉讼中的侦查职责。笔者认为,此类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75.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原则,仅凭控辩双方提交的书面证言来判定案件事实,控辩双方也乐于由此省去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一系列工作。另外,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还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 ,往往只要求有证人证言备录在案,开庭是却不要求证人到庭出庭作证。法庭质证阶段时,质证工作也只是走走过场、走形式。即使被告人和其辩护人对证人证言提出疑义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1.html -
了解详情
。[5] 因此,保护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只是人权保障的具体要求,刑事诉讼中的人权是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的统一体。在刑事诉讼中,程序性权利是为实体性 ,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26.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范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和解之后终止诉讼程序的,比如作出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决定的,这类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要受到限制,一般应当限于对加害人可能判处 。由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下列问题:对刑事和解的认识不统一;适用和解的案件比例偏低;和解程序不规范;赔偿缺乏标准;复杂案件的和解问题以及自诉与公诉的协调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888.html -
了解详情
的。 2、中国的刑事诉讼结构 我国检察机关不仅是公诉机关,而且还是法律监督机关和侦查机关,对自己立案的案件可以充分行使侦查手段和强制措施。公、检 措施制度出现羁押扩大化和取保候审随意化问题的原因 1、中国独特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程序结构中的积淀 在我国,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一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429.html -
了解详情
于我国的问题,疑案如何处理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外国刑事诉讼法制等。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陈光中主编的《外国刑事诉讼程序比较研究》,陈一云主编 ,公正独立审判,辩护权,不得强迫自证有罪,未成年人案件适用特别程序,对错误判决的赔偿,一事不再理等重要的刑事诉讼准则。我国明确认为,“世界人权宣言及其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1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中的强制措施等方面虽作了一些修改和完善,但仍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和程序工具主义色彩,如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拥有对包括 刑法学协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第5条规定:“根据无罪推定原则,审前羁押应当根据法官命令才能实施,而且应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7.html -
了解详情
判断,以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对疑点和遗留进行进一步调查的活动。采纳是证据被真正利用的阶段,指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中依法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和争辩,并在案件全面 证明要求是法律要求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序,而证明标准是衡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明要求的具体尺度。”(注: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7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审判方式职权主义色彩过浓,刑事诉讼法律及刑事审判方式实践中诉讼各方权利义务分配不合理,控与审、监与控职能不分,部分程序规定不完善,且发生了一定程度 ,又保障控、辩双方在法庭上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和辩驳机会,保障刑事被告人的合法的诉讼权利,检察机关在公诉案件中的控诉和法律监督职能是可以而且应当分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51.html -
了解详情
《若干意见》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对适用刑事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启动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实践中比较容易掌握和操作。但有一点是必须 规定,对于人民检察院没有建议适用该意见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可以适用的,应征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及辩护人的意见,同意的,则适用《若干意见》审理。对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