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不能作为理赔依据,往往拒绝人民法院的调解工作,要求法院以判决的方式作出法律文书。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众普遍法律意识不高,还固守传统偏见认为调解就是和稀泥, 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该条款表明,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和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律效力上是同等的,但在审判监督程序的有关法条中,生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04.html -
了解详情
不是申请再审。这貌似玩文字游戏,实则是中抑公司严格遵守了现行法律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律规定。中抑公司在此种情况下的确不能申请再审,但只要对生效 ,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本案当为提审。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4条之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341.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终审不终”,又损害了司法权威,影响了法院审判案件的公正与效率。目前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为了更好地体现公正与效率,应禁止 适用简易程序。中级法院对繁简分流出的简单一审民事案件,依法可以迳行裁判的二审民事案件,一审适用简易程序的二审民事案件,以及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认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html -
了解详情
等问题,都应当而且也只能在法庭上解决。7.对已生效裁判的申诉可以直接引起再审。原来申诉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材料来源。即使有证据证明已生效的裁判在 自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可以向证人、有关单位收集与案件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8.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补充,还是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申请再审难问题,以检察权制约审判权的一项具体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9条第1 意见;增加审查决定文书的说理性等。最后,还要注重风险研判,健全预警机制,落实重大案件报告制度等。对有可能引发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民事申诉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622.html -
了解详情
或执行文书作出后,尊重私法自治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对一定范围内的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并不得干预法院正常的执行活动。[3]另一方面,审判监督程序以外 [J].人民检察,2010(11)。 [6]胡中华。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现行法依据[J].公民与法,2010(2)。 [7]陈丹青。检察机关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6.html -
了解详情
。 宫鸣庭长首先详细介绍了最高法院的审判监督庭,接着谈论了审判监督程序以及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情况。他把审判监督的概念归纳为三点:一点是原 裁判,或者基于理论偏差、素质较差,出现错案,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还有一些案件程序不完善、司法文书质量差等,作为社会各界要关注这些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地给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审理,并作出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裁定的诉讼行为。二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即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确有错误,要求人民法院再审 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措施。向人民法院发出民事检察建议主要有两种情况:(1)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但又不需要抗诉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58.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上犯有不是由受有罪判决人所引起的、可处罚的违反其职务义务的罪行;(4) 作为刑事判决依据的民事法庭判决,已被另一发生了法律效力的判决所 的特殊程序。这种规定忽视了审判监督程序的特殊性,将审判监督程序混同于普通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因此成为对再审案件进行的又一次普通程序的审理。 比较我国和外国再审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678.html -
了解详情
所新创设的一项制度,笔者认为其产生的背景在于:现行《民事诉讼法》采用两审终审制加审判监督程序的诉讼制度。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后即为终结,所作出的裁判 的案件,主次责任认定并无不当,仅对责任分担的具体比例存有争议的,这属于法官自由裁量的范畴;2、原判决、裁定文书在认定事实、理由阐述、适用法律方面虽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