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但立法者在立法时也考虑到完全放任当事人进行诉讼,将使辩论原则绝对化,有悖民事诉讼制度的其他理念。基于这样一种平衡考虑(这样的规定 判断证据的真实性,而不是通过证据调查来核实证据的真实性。这一点反映了两大法系的不同特点。应当注意,这里的职权调查不是指法院依职权主动进行调查,通常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23.html -
了解详情
(一)表现形式 以上三起案例虽然都存在着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的交叉,但由于行政与民事诉讼的性质各异,特点不同,诉讼要达到目的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表现 审理的过程中,行政机关对被诉行政行为显然没有处分权,但是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则可以行使处分权。⑷在调解和反诉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行政赔偿案件除外)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54.html -
了解详情
遴选程序可以进人上诉法院成为上诉审法官,甚至最终人选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这个过程符合法律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故被西方各国所广泛采用。 我国规定四级 [16]因此,可以考虑在将来修订民诉法时,允许当事人对管辖权转移提出级别管辖权异议。 结语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宏观目标上,首先考虑到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60.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是实际删除程序和文件[3]. 此外,许多学者提出电子证据具有易修改、删除的特点,并且在删除操作之后不留任何痕迹,这一点很值得商榷。电子证据是否 机关自行进行;对于后者,则应当规定须经有决定权的机关批准,以防止侵犯公民权利[9].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收集电子证据时,一般也应当获得证据持有人或保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31.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在立场上相互替换的可能性。 [13]因此,现代型民事诉讼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当事人诉讼地位的不平等性。 现代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不平等性既可以表现为双方经济 》,载《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1期。 [8] 范愉著:《集团诉讼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9] 范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4.html -
了解详情
。鉴于预防性禁令之诉在原告请求的内容上都具有面向将来的特点,而且事关被告加害人行为的直接调整,能够最有效地发挥现代型诉讼的预防功能,加之惩罚性赔偿的 诉讼的基本模式和基本结构产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民事诉讼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重新进行了分担,辩论主义和处分权主义成为调整法院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8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案件承办法官既是调解法官,又拥有裁判权力,审判权介入调解,必然影响到当事人能否按自己真实意愿达成协议,有些法官调解时甚至流露出威胁言语:判决结果也不会 。英、美、德、法、日等国民事诉讼中均有当事人和解解决纠纷制度,其共同特点是法官在诉讼中只试行和解,和解的程序进行和实体结果均由当事人自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57.html -
了解详情
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诉讼权利,裁判结果对其有约束力,可以看出他具有诉讼当事人的本质特点。虽然他总是辅助本诉一方 权利不平等倾向》www.law-lib.com2005年1月11日。 [6]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M],法律出版社,1998,69页。 [8]黄松有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6.html -
了解详情
平等的地位;司法和行政应有更清晰的划分;民事司法制度应进一步适应诉讼当事人的需要。 伍尔夫勋爵建议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第一阶段已于1999年4月26日启动 法院按地域分布是与向本地提供服务相适应的,但却不能顺应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下纠纷的特点。诉讼不再是邻居之间聘请熟悉的律师向本地法院本地法官提起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伪造和篡改。因此,视听资料具有易于伪造和仿造的特点。在审查过程中应对其真实性作出科学判断,对有疑点的视听资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 证据使用。 (三)审查视听资料的收集是否合法 首先, 审查视听资料的收集主体;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民事诉讼在证据问题上一直实行当事人提供与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相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