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刑裁量中的地位 总的来看,犯罪手段情节在我国死刑裁量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官在决定判处死刑或死缓时较为重视这一酌定量刑情节。在这方面是有一定实证 、国家工作人员和被害人具有二奶身份,舆论将案情炒得沸沸扬扬,最后林某某还是被法院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对于碎尸应否认定为犯罪手段残忍、可否作为适用死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59.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不执行死刑是一种国际趋势,而且越来越强势。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保留和执行死刑的少数阵营里的一员,而且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国家,所受批评之多可想而知。对于 政府好像是先看民众、社会、舆论的情况,然后才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定是杀还是不杀。政府在死刑问题上没有自己清晰的立场和态度,会加重社会的无序状态。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00.html -
了解详情
是联合国采取坚定立场建立国际标准,号召世界范围内废除死刑的结晶。联合国安理会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卢旺达刑事法庭决定刑罚时,其审判自然受到《第二议定书》的影响, 剥夺他人的生命。 2008年12月5日,即在联合国大会人权委员会投票通过中止执行死刑的决议后的几天,非洲人权委员会通过类似决议,号召非洲国家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47.html -
了解详情
是失败、无效的,必须予以调整。而现实情况是,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两个严惩决定为契机,我们从1983年开始的严打斗争,除在第二年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犯罪率 只是比修订前的刑事立法减少了几个死罪。与此相适应,司法实践中被判处和执行死刑的人数日益增多。据介绍,1998年在全世界已知的37个国家中共有162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9.html -
了解详情
的威慑效果和犯罪的行为选择怎样看待的问题。 威慑力实际上并不是仅由刑罚的严厉程度决定的,较低的破案率和司法腐败是消除威慑力的最大力量。犯罪后很可能不受 保护、冤假错案率比较高,(例如:河北省21岁青年聂树斌因一宗强奸杀人案被执行死刑,10年后该案真凶王书金在河南落网后引起全国人民广泛关注。所以说,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2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在执行前须奏请皇帝批准。明清两代除十恶不赦的死刑立决案件以外,对其他不立即执行死刑的案件每年秋季要派高级官员会审,这种制度在明代称为朝审。在清代 (三)死刑复核程序诉讼构造缺失 刑诉构造是由一定的诉讼目的所决定的,并由主要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中的诉讼基本方式所体现的控诉,辩护,裁判三方的法律地位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2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杀了就是犯错误。[17][P159] 毛泽东的慎刑思想是在政策取代法律的人治背景下,针对对反共分子执行死刑过多过滥而提出的,对抑制重刑主义,死刑万能 ,严打期间,可从各地高院抽调部分刑事审判员到最高人民法院集体讨论决定死刑案件的核准,尽量使严打期间的死刑率与非严打期间保持相同或略低水平。 (四)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01.html -
了解详情
)》第8条,犯罪人不得被引渡给对其有死刑威胁的国家,但要求引渡的国家保证(或承诺)在此等情况下不科处死刑或者至少不执行死刑的除外。在一般的 强调法官独立,尤其是个体独立,由审判庭而不是审判委员会来决定是否判处死刑,并且尽量不判处死刑。 积极进行死刑一般预防效应的实证研究,为公共舆论的形成提供充分的经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98.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以极为简单的文字表述,合理化地剥夺被告生命权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台湾社会对死刑支持的态度,因此,法官被允许的简单陈述的文字处死刑判决书 与原则,即不分犯罪情状,率尔剥夺,至高无上之生命权,毫无弹性保留可言;三是执行死刑不如对犯罪侵害的被害人进行保护,给予被害人在三个方面的关注:身心的回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34.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尸体或者器官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价值或者科研价值,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却没有对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尸体如何处理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导致我国司法实践中,死刑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