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剥夺被告人生命与否的关键。一审、二审和死刑复核审的核心任务就是审查、核实案件的事实,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死刑的标准作出严谨、准确的裁判。因此, 审判专业委员会,或者在法院内直接成立第一审判委员会(刑事)和第二审判委员会(民事),使案件的处理更具专业性、连贯性、稳定性和平衡性。三是审判委员会的业务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8.html -
了解详情
,来评价罪行极其严重不能只从客观上看,还应结合主观恶性看,根据犯罪性质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加以认定,才可作出正确的结论。2、精心区分适用死刑的情节 标准和具体标准,认真执行好死缓制度,完善死刑的复核程序和减刑、赦免制度,规定一个死刑适用的年龄上限,就可以能在限制死刑的法治改革道路上取得进步,逐步与世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1.html -
了解详情
并大大提高了国民平均生活水准;另方面肇致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犯罪率、特别是恶性案件的发案率相对升高的负效应。为此,不仅从报应视角看,就从效益与功利角度讲, 制度的实体性、程序性立法建议;第六,在对死刑的审决、复核程序上,有学者提出了多种改进意见。如死刑判决必须合议庭成员一致通过方能有效;二审合议庭人员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6.html -
了解详情
并大大提高了国民平均生活水准;另方面肇致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犯罪率、特别是恶性案件的发案率相对升高的负效应。为此,不仅从报应视角看,就从效益与功利角度讲, 制度的实体性、程序性立法建议;第六,在对死刑的审决、复核程序上,有学者提出了多种改进意见。如死刑判决必须合议庭成员一致通过方能有效;二审合议庭人员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6.html -
了解详情
因素的影响。这样的情况在有的国家就不同。如在美国司法中如果出现了干扰案件正常进行和可能妨害司法公正的因素如新闻界的屡屡曝光等现象时,为了避免、防止 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死刑的判处和执行的严格的复核程序保证了对死刑的正确适用。① (三) 认真执行死缓制度,坚持少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性质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两级法院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是死刑核准程序的核心问题,死刑核准权的配置是一个关乎如何实现程序公正的问题,合理的配置 核准权由两级法院行使的模式,但在高级人民法院增设死刑复核庭,待条件成熟时,再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证的那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28.html -
了解详情
,就可以判。参见林亚刚、赵彗:死刑案件中的证据采信,载赵秉志、邱兴隆主编:《死刑正当程序之探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判处死缓;只有第(4)种情形下的留有余地,才能认为是适当的。 [10]相信在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人民法院后,对中、高级人民法院的这种留有余地的做法,最高人民法院能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39.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性质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两级法院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是死刑核准程序的核心问题,死刑核准权的配置是一个关乎如何实现程序公正的问题,合理的配置 核准权由两级法院行使的模式,但在高级人民法院增设死刑复核庭,待条件成熟时,再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论证的那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5.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刑杀的几近一半。《大札撒》大量适用死刑,但对其程序却规定得较少。死刑案件的审理由断事官札鲁忽赤主持,还有其他一些官员也参加 抚司再行审复无疑,呈中书省奏闻,待报处决。[42] 这里,忽必烈对死刑的审判与复核作了明确规定:所在地的官吏有权对犯罪事实进行审理,但无下达判决权力,只能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3.html -
了解详情
核准权下放,而另一部分没有下放,对各犯罪人不平等;二是下放了死刑核准权的案件,实践中二审程序与复核程序混淆在一起,造成诉讼程序混乱,也不利于保证死刑案件 不向法院提交,更何况律师还有利益驱动的问题。可以说,如果完全依赖于庭审,死刑案件的质量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有赖于司法体制的改革中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7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