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比较法年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p491. [4]李先波.论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协调的基本原则[J].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p567. [5]张茂.美国国际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p92. [6]刘振江.国际民事诉讼法原理[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0.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8条、19条、20条和21条分别确立了我国级别管辖的基本原则:民事一审案件原则上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中级 争议金额作出有利于自己受理案件的设计。这种情形在那些侵权损害的民事争议案件中经常发生,因为这种情况下的争议金额是一个不确定的数字,往往由法官说了算,使得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3.html -
了解详情
对再审理由的规定极为简单。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理由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规定比较原则,不便司法实务具体操作,突出的特点是粗糙、简略和标准模糊,容易导致 基本事实 新法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是在对1991年民事诉讼法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条款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62.html -
了解详情
转换,以保障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权利的基本平衡。 2.注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在举证责任分配中的运用。民事诉讼法中的诚信原则赋予法官以诚信和公平正义原则 举证责任;同时,《证据规定》没有穷尽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所有案件,特别是那些社会公众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受到的损害、被管理者由于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受到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67.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是追求实体正确的理念。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上,而且也体现在诸如举证时限制度的阙如、法官可以依职权追加诉讼请求和收集 。虽然在立法上仍然存在落实这两项原则的障碍,但是根据现在的趋势,只要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提上日程,这些障碍的扫除应该不是问题。但是改革中存在的一个不能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6.html -
了解详情
的意见》中就规定了37条之多)。现在的问题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这些浩繁、零散的管辖规则必须有一个原则来加以整合,以便为各方诉讼主体设定一个完整的义务 实现民事管辖权争议解决方式的司法化,就要是以附带诉讼模式取代行政化模式。而这就必须使那些决定司法化程序的基本原则贯穿于管辖权争议解决的规范之中。这些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9.html -
了解详情
合乎法律和逻辑地推演出对事实的认识过程,才能更好地反映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现在的民事判决书中先有结果(事实)、后有依据(证据)的 的多变性特征,使法律失去应有的稳定性与严肃性;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民事判决书格式规定过于原则,又会失去可操作性。鉴于此,民事诉讼法立法改革时,应该从民事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68.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个基本特征。(1)《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2) 能够作为证人、哪此人不能作为证人。从法律原则和理论层面上讲,任何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的资格是非常宽松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不能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03.html -
了解详情
辩证活动,而且最终判决的内容也不得超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范围。这一制度的基本意旨,是指双方当事者在一种更高制度化的辩论过程中,通过证据和主张的 的适用上应坚持严格的法定主义原则。 (二)进一步强化当事人举证时限制度 关于举证时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1.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再审的权利,不仅违背司法独立原则,而且法院的司法权不是完全的司法权,确切地说是司法权和行政权的混同。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作为再审程序的主体的具体 陈述、程序法定等正义要求,这不符合程序的正义的基本要求。 (五)再审提起的时效期限规定不合理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