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没有作出规定。2002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案情比较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 效率,为审判程序切实把关。3、程序安定与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安定,是指行政诉讼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7.html -
了解详情
及一般规范性文件不可能完全一致,若原样“克隆”则显然无重复制定的必要。由于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受限,根据低层级行政法规范和一般规范性文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一旦 否定,并未判决争议的具体问题应如何解决,以及权利和义务的归属。3.行政诉讼判决形式性带来的问题。由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性质不同,行政判决主要是程序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5.html -
了解详情
怀疑的证明标准是诉讼证明的严格标准,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原则,应当作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的一般标准,具体适用于下述四种行政案件:1.限制人身自由权的案件 的合理的认定结论,法院仍然应当予以维持。(二)占优势盖然性标准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可行性美国将占优势的盖然性标准作为行政程序和司法审查一般证明标准的做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11.html -
了解详情
积极应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键词:电子政府行政行为方式行政诉讼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提交方式进行歧视性对待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人民法院应能通过行政诉讼这样的救济手段使公民的平等权得到维护。电子行政方式引起行政争议的诉讼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9.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治行政的原理。二、我国行政诉讼法体制及理论研究的课题关于影响我国行政诉讼顺利展开的原因,已有许多颇具见地的论著面世[2].总而言之,正如一位主管 列举主义,尽管最后都设有概括性规定,但是,仅限于“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显然对相对人的救济难以期待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01.html -
了解详情
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6页。[6]高家伟:《论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原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坛》(第一卷 出版社,2000年版,第680~682页。[9]马怀德、刘东亮:《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参见中国诉讼法网,www.procedurallaw.com.cn.[10]刘金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诉讼能否成功之风险分配。 二、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 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规定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 》取消了“其他应该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的兜底条款。 所以,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提供证据仅限于下列情形: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3.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有资格以原告身份提起行政诉讼。至于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 ,只要原告的起诉没有自己证明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就应当依法立案受理。 行政诉讼立案审查的相关法律问题还很多,以上仅仅是简单列举笔者在审判过程中遇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救济以及立法机关或其他机关已经形成制度的其他救济途径,在我国主要是指行政诉讼。 对行政争议采取诉讼途径进行救济符合现代法治社会国家权力分工基本原则的要求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通过行政程序解决行政纠纷和实施行政救济。将行政内救济作为行政诉讼必经或可能经过的诉前程序,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经验。世界许多国家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87.html -
了解详情
在这里,主要从证据的一般采用标准即客观性标准、关联性标准和合法性标准三方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采用标准进行探讨。 关键词:采用证据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标准 所谓证据的采用标准 于绍元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3、王雪梅:《行政诉讼的举证、质证、认证》,载于《人民司法》1999年第10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