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而异。相对来说,新《律师法》对律师辩护权利的规定更为丰富,相应地对控方的诉讼活动掣肘的力度更大。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刑事诉讼法》尚未修改之前,侦查 程序性辩护的误区及应对思路》,载《法学》2006年第10期。 [10]顾永忠:《刑诉法再修改:完善辩护制度势在必行》,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94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存、废的理论争议和价值考量中,废除论占据上风的结果。1979年刑事诉讼法只有第108条一个条文规定撤回起诉制度,且立法规定过于粗疏、原则、不完善, 以辩护的视角分析,撤回起诉在较多情况下是对辩护意见的采纳,对被告人正当利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8](P220)。由上述观点不难看出,撤回起诉符合公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35.html -
了解详情
人应被迅速带到司法官面前。[10]为此,韩国2007年6月1日修订通过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无论是对已经逮捕还是没有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签发科押令状都必须在有犯罪 及早查阅侦查卷宗证据材料,可能成为其不能有效辩护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刑事诉讼法引入审前证据开示制度也是保障人权,提高犯罪嫌疑人防御权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11.html -
了解详情
注:转引自熊秋红著:《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我国台湾学者陈朴生教授也认为:刑事诉讼法之机能,在维持公共福祉,保障基本 多出现在审判过程中,因此,从相对合理的角度出发,不妨把我国的法官弹劾制度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作为审判监督程序的一个内容,待时机成熟时,再于宪法作出规定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15.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纠纷功能,在司法过程中以共识论作为理论指导,必然会对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四、结语:一种新的理论努力与尝试背后的反思 刑事诉讼 制度,没有哪一种司法制度仍然无条件地坚持发现真实。德国联邦上诉法院就曾经以格言的方式宣示:不计代价地发现事实真相,不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发现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36.html -
了解详情
在发现真实的义务之下,显然不可能拒绝对新证据的接收和审查。 第二,刑事二审的证据调查具有书面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二审合议庭认为证据 赫尔曼,岳礼玲.一个案例,两种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90. {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3.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纷纷在宪法中对刑事辩护权加以规定,从而使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宪法化趋势,辩护权也由一项刑事诉讼法上的权利上升为一项 实务(增订版)[M].台北:海天印刷厂有限公司,1981。 [9]陈朴生.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正中书局,1970。 [10]罗斯科庞德.法理学[M].邓正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1.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使得被告人可能多次被同一家一审法院进行审判。再如我国的审判监督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即使是已经生效的判决,如果其存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的错误 我国证人出庭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对证人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证人保障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传闻证据规则等等。 (四)辩护制度的缺陷使被追诉方的辩护权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42.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外,其依宪法应享有的其他公民权利仍然存在,包括聘请律师公平取证的权利、辩护及举证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的权利。而受被告及其近亲属委托的辩护律师,依据 ,但制度设计不完善,从而导致法律法规上的律师取证权变成实践中的虚拟权利。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284.html -
了解详情
学理解释的尴尬。[2](P.38)一、为定量因素辩护论者以为,定量因素出现在刑法典中并不是我国的首创,各国法律制度都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轻微反社会行为的问题,至于 这种平衡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既需要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侦查活动、行刑活动的限制这是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也依赖于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之间的职能分工,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