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议庭独立行使审判权,更不是指独任审判员独立审判,并且还认为这是我国审判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法官独立审判制度的一个特点。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事实上是在 ,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97—398页。 [40] 转引自方流芳:《民事诉讼收费考》,载《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卷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8.html -
了解详情
。 对建国后到1982年以前有关民事诉讼制度的规定、工作报告等材料进行分析[1],可以发现,这些材料中几乎没有对诸如法官及时审判、提高效率等情况 ,似乎印证了这种解释。 从上图(一)我们可以看出, 1989年是我国民事一审案件增幅最高的年份,高达27. 54% , 1990年从增幅上看虽然是负值,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9.html -
了解详情
说是一个传统或观念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技术问题,当然这个技术依赖于若干制度的支撑。[5]在此,笔者将以民事审判制度为主要视点,探讨在当代中国建立判例制度迫切 判例,其说服效力恐怕就大可质疑了。我国的实践已经提供了大量例证。审级制度虽然确定了上诉审裁判在本案诉讼标的(原则上限于上诉请求)范围内对下级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5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2)程序参与原则适用的程序范围。在民事诉讼中,程序参与原则普遍适用于审判程序(争讼程序、非讼程序)和执行程序及 基本原则又未做出完整规定。本文探讨程序参与原则或程序参与权,试图促成我国民事诉讼法与时俱进,在民事诉讼法典中确立程序参与原则并完善相关规定。 【作者简介】 邵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6.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笼而统之地在开庭中一并审理,反而弱化了庭审功能,降低了审判效率,与审判方式改革目的相悖。概言之,我国民事审理方式呈散漫化状态。 相对于审理散漫化,审理集中化 。要使审前准备程序发挥整理争点和证据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体制下,必须建立答辩失权和证据失权制度。由于被告在整理证据时必然提出答辩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56.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为程序公正及其制度化。在现代民事诉讼正当程序中,程序公正的标准或要求主要有法官中立、当事人平等、程序参与、程序公开、程序比例等。(1)法官中立 。 在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设计方面,应当体现降低诉讼成本或提高程序效率的价值或理念。摘其要者说明如下:(1)建构公正的诉讼程序。按照公正程序进行审判,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09.html -
了解详情
权,司法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为防范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有必要重新构建我国的民事证据证明力制度。 现代民事诉讼皆采用证据裁判主义,法官以审查判断的证据作为裁判 、逻辑法则或经验法则,应允许其质疑,这当然是以判断证据证明力的过程及理由的公开为前提的,这样既可以保证更好地发现真实,又能保持一般人对司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2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有现象。与“案件审批制”并存,同样具有行政倾向的还有“审判委员会制度”。“审判委员会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的 1]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73页。[2]吴晓东:《审判运行机制改革需解决的三问题》,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00.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笼而统之地在开庭中一并审理,反而弱化了庭审功能,降低了审判效率,与审判方式改革目的相悖。概言之,我国民事审理方式呈散漫化状态。相对于审理散漫化,审理集中化 。要使审前准备程序发挥整理争点和证据的功能,在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体制下,必须建立答辩失权和证据失权制度。由于被告在整理证据时必然提出答辩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1.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当事人申请回避缺少保障当事人发现回避情形的法律规定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规定了:(1)可以申请回避的三种情形: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 一国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的不可或缺性。对于民事诉讼法上的回避制度来说,其信息不对称与证券市场有相同之处: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和审判人员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7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