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作为第一百一十三条:对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故意杀人等重大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侦查取证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释评】增订本条在于对检察引导侦查 的适用案件范围过窄,仅限于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案件。为扩大该制度的适用范围,立法机关应当考虑是否有必要增设一款: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要求对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违法事实。(65)既然如此,就难以使杀人后的碎尸行为成为提高责任刑的情节。再如,将所谓社会影响作为从重处罚根据的做法,也有疑问。因为社会影响坏并不当然意味着 五口之家,杀死一人、砍伤一人后被制服,在法院核准死刑时,他为了保住性命,以便出狱后杀死被害人全家,是否意味着其特殊预防的必要性减少?其二,赞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除犯故意杀人、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项罪名以外的不负 过当、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在犯罪作用方面较小的有:从犯、胁从犯;在犯罪后将功折罪的表现有:自首、立功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规定,例如,《刑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165.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上采取绝对确定法定刑与相对确定法定刑相结合的原则;在挂有死刑的罪名上,针对中国旧律死刑罪名条目众多、适用范围广泛,而欧美刑法,备极简单 的情况 的构成,即以反革命为目的,准备、组织反革命叛乱和暴动、参与旨在推翻苏维埃政府的阴谋和组织、放火、爆炸、故意损坏交通设备等一切企图推翻苏维埃国家政权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97.html -
了解详情
所犯罪行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立功的具体表现酌情决定。 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与前述可以 制度符合刑法的正义性,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和提高司法效率。在对犯罪分子量刑或执行刑罚中,必须以立功的构成条件对犯罪分子是否有立功表现、立功的大小予以确认,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35.html -
了解详情
一州官在审核一起死刑案件时贪赃枉法,将判词中“用铁锨致乙死亡”加了一笔,改为“甩铁锨致乙死亡”,一字之改,将本来十分严重的故意杀人变成了性质不太 关系的社会公众,而他们并不关注判决中法理与逻辑的自恰,相反他们关心的只是判决是否与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等相一致并以此来判断判决的“合法”与否,因此,诉诸于情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5.html -
了解详情
条者从此总则。”第二章为“刑例”,其中第一节为“刑名”,刑罚总称主刑和附刑,重罪之主刑有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无期流刑、有期流刑、重惩役、轻惩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犯罪动机、刑罚目的、刑罚种类、量刑、自首、刑法分则体系以及某些具体犯罪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讨。李光灿先生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1.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一位法律人除了想到老人有“自首”这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外,老人没有什么可以免除“牢狱之灾”的理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毫无疑问法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69.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和年代。因为支配立法者双手的残暴精神,恰恰也操纵着杀人者和刺客们的双手。”[25]因此,“刑罚的完善总是-不言而喻,这是指在同样有效的情况下—-随着刑罚 死缓减刑的条件,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标准是两年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比原来的“确有悔改”标准更低,削减了实际上死刑的数量。分则方面的体现主要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98.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地侵害国家或人民利益,人身危险性不是特别严重的。2.罪该判处死刑,但犯罪分子犯罪后坦白交代、认罪悔改、投案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3.罪该判处死刑, 组织越狱、脱逃拘捕、抢夺武装人员枪支、故意杀人等犯有其他严重罪行等。这说明不是一经实施故意犯罪,不问轻重和案情如何,都应执行死刑。马克昌主张“故意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