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这些特殊性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⑴客观诉讼的独特性 作为一种行政诉讼的撤消之诉是日本《行政事件诉讼法》所规定的主要诉讼种类。从《行政事件诉讼法》第九条 ,日本《行政事件诉讼法》仿照民事诉讼的体系,原则上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行使管辖权。与此不同的是,对拒绝公开决定提起的撤消诉讼,《信息公开法》设置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66.html -
了解详情
,利害关系人因此而丧失提起民事诉讼的诉权,只能提起行政诉讼。⑨ 所以,理解行政诉讼法关于第三人与被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规定,应以被 合并审理,这种诉讼形式本来就与纯粹的行政诉讼形式有所区别。正如刑事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甚至民事诉讼也可以附带行政诉讼⒅,是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9.html -
了解详情
中,一审法院驳回原告提起的名誉权侵权的民事诉讼,是正确的,而亚泰案件中,一审法院驳回原告提起的不服处罚决定的行政诉讼,是错误的。无论是从法理还是现行 应接受司法审查,等等。在区分公法和私法的大陆法系国家,由于存在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的区别,因而首先必须对案件的性质加以区分,判断是否属于行政案件,从而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79.html -
了解详情
的真实性上。这样就混淆了监督行为与诉讼行为之间的区别。如果说检察机关有权对法官的审判行为实行监督,那就不应借助于诉讼程序来实现,而应该依据监督程序 地位和作用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现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例。现代检察制度产生以后,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参加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最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5.html -
了解详情
了这种禁锢。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 组合结构不同。由于传统的诉讼制度体系是按照公法、私法截然分开的思路设计的,民事诉讼与私法对应,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与公法对应,因而不能完全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57.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两个标准,而是考虑各个相关因素,包括控制和组织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判。我们认为,在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标准问题上,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其一,在 后,均未就该裁决向法院民事诉讼,而是就工伤认定结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就有可能出现生效的仲裁裁决与行政复议决定和法院的行政判决相矛盾;如果当事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46.html -
了解详情
,利害关系人因此而丧失提起民事诉讼的诉权,只能提起行政诉讼。⑨所以,理解行政诉讼法关于第三人与被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规定,应以被 诉合并审理,这种诉讼形式本来就与纯粹的行政诉讼形式有所区别。正如刑事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可以附带民事诉讼,甚至民事诉讼也可以附带行政诉讼⒅,是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5.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宪政行为还是行政行为,其法律补救属于宪政诉讼的范围还是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行政机关相互之间、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宪政关系还是一种行政关系 法系。行政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等,都具有不同的法律规则和法学原理(我们的思维习惯也接近于大陆法系的演绎思维,而区别于英美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82.html -
了解详情
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一律由公安机关或监狱执行,因而刑罚执行是一种较完整的司法行政权。行政诉讼是从民事诉讼分离出来的,因而行政执行与 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只承担有限的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程序中“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具有重大区别。从执行机关的强制措施决定程序来看,执行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3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相对人原则上不能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请求司法救济,只能通过行政主体内部的行政机关系统加以解决,此即禁止自己诉讼的原则[52].然而,在同一行政主体的内部 在主体资格、行为规则、责任承担、受法律拘束程度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区别。当然,行政主体与私人也并非可截然两分,行政主体可能立于私法(私权利)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