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诉讼地位的保障。程序的侧重点转为呵护有一定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被告人。刑事诉讼制度正当地惩罚和保护被告人,却对犯罪所涉及另一个的人利益熟视无睹,这 单独的人的道德主体的承认和尊重,使得刑事诉讼更加人性化,符合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目的。法律规定的一些诉讼权利使被害人能够更加富有意义地参与程序。例如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9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诉讼地位的保障。程序的侧重点转为呵护有一定证据证明有犯罪嫌疑的被告人。刑事诉讼制度正当地惩罚和保护被告人,却对犯罪所涉及另一个的人利益熟视无睹,这 单独的人的道德主体的承认和尊重,使得刑事诉讼更加人性化,符合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目的。法律规定的一些诉讼权利使被害人能够更加富有意义地参与程序。例如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4.html -
了解详情
和国家本质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权观念深入人心,刑事诉讼法的国家本位思想越来越显现出固有的缺陷。由于一味地强调国家安全和统治秩序 体现尊重人权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一直是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所以如此,是基于刑事诉讼法第42条的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6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质,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存在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合理性与正当性。 [1]和大多数保留自诉的国家一样,我国刑诉法对自诉程序作了不同于公诉程序的单独规定。然而, 是限制态度。自诉范围主要限于无碍公共利益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这与德国自诉制度的基点是一致的。加之,我国立法对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58.html -
了解详情
担心证人出庭作证可能会给案件的审理进程带来麻烦。 笔者认为,证人出庭作证确实是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有利于准确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打击犯罪,维护 二)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不明确。《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有向司法机关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那么,证人拒不到庭作证如何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460.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宣判应当公开进行,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等规定。 (二)法定代理人共同参与诉讼的方式。是指在少年刑事诉讼中,从案件立案之始,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就 判决模式,是这一制度的初探。 三、少年刑事诉讼程序 (一)侦查预审程序。①贯彻全面调查原则。全面调查的范围包括:有罪无罪的证据、罪重罪轻的证据、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67.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显然在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上明确了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 就此认为被害人也是证人的一种呢?当然是不可以的。尽管他们提供的都是言辞证据,但实际上在证人与被害人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1)参与诉讼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18.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法定化并真正贯彻执行,真正体现鼓励被告人认罪的精神。 从我国法律规定来看,首先,我国刑事诉讼确立的是以起诉法定主义为主,以起诉便宜主义为辅的二元并存的 就为控辩双方创造一个机会——如果被告人所面临的指控不是很严重,而检察机关的证据又不是很充分,与其双方为了一个不可预期的判决结果在法庭上争论不休,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1982年美国联邦被害人和证人保护法,极大地提高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该法规定,检察官提交给联邦法院的调查结果报告必须包括一份“被害人状态 阐明了犯罪所导致的损害结果,这是长期以来被认为与量刑目的相关的证据。1986年联邦德国被害人保护法旨在扩大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尤其是保护他们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8.html -
了解详情
对起诉书中载明的内容才能审理和判决,因为“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要通过行使司法权保障刑罚权行使”,“国家放弃自己的义务将不仅是一 因而要贯彻‘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8]我们认为,我国二审程序的全面审查规定违背控审分离原则,其根源在于对二审程序功能之误解。二审程序并不是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