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重要手段,危害相当严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当某一种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时,刑事立法应当对此作出回应。第三,从国外 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第一审判决实行上下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的工作机制。《规定》指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31.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形成制度,应当继续实施下去。但是,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侦查的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职务犯罪的侦查监督,没有形成制度,职务犯罪的侦查 监督职能进行分开,而是应当在现有体制下,通过机制的健全达到两种职能的同步发展。 3、公诉职能与对法院刑事审判监督职能适当分离。公诉职能是检察机关的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77.html -
了解详情
的建议。[3]笔者以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立法应当建构被追诉人财产权的保护机制,未来应从中国社会变迁的整体背景及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的司法经验两个方面考量被追诉 又发布了《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专门加强对司法实践的规范和监督。对此,可参见:最高检负责人谈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涉案款物工作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0.html -
了解详情
的功能担当状态直接表达了由社会分工和社会变迁等所推动的社会复杂性程度。由于社会分工无限细化趋势的加强,作为应对社会分工的社会组织的功能分化呈现同一样态。就帕森 分工问题未必就突出。许多中院、基层院法官都有在立案、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多个庭室工作的经历,每逢干部提拔、调整,跨庭室现象尤其非常普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68.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职责。一是要强化刑事诉讼监督职能。通过拓展立案监督案源,加强侦查程序监督,注重裁判审查,立足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 ,创新现有的监督机制。 (二)树立人本思想,坚持执法为民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特征,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29.html -
了解详情
上确立了法院的公开义务、当事人享有将案件向社会公众公开的权利。作为对这一权利的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的相关规定, 6期(上);万春、高景峰、陈旭文:《改革与完善死刑复核及其法律监督制度初探》,《人民检察》2006年第1期(下)。 {13}参见章礼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709.html -
了解详情
自接到通知后3日内向作出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提出复议,也可以建议检察机关依法进行立案监督。在涉案人员众多、涉嫌跨区域犯罪、社会影响较大或涉嫌犯罪行为人故意 ,定期抽查案件查办情况,及时纠正案件移送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四、建立沟通机制,确保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有效衔接在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 ...
//www.110.com/fagui/law_390722.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一来,很可能还未被司法机关立案的案件,已经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并进行过充分讨论。但是因为新闻的视角和标准与刑事司法的判断标准之间存在差异,无疑使 舆论所干扰。新闻媒体想方设法获取新闻素材对案件进行报道的事实,也说明了司法机关没有一个正式面向社会大众的案件公开机制,如果正确地对信息予以公布,对媒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10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在立案前就通过双方和解将问题予以解决。这不仅是严格遵守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要求,更是为了防止侦查机关滥用职权疏于职责,以及更大的社会矛盾出现 ,由于在刑事和解后,加害人往往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例如定期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报告思想、提供一定的社区服务,等等,调解委员会就可以担当起监督实施的重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2.html -
了解详情
空白的出现。比如《,刑事诉讼法》第87条赋予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的权力,但是这种立案监督仅限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形,对于公安机关不应当 的,而是分别由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自行处理。裁判机制尚且不存在,判例更是无从产生。但是,审判之前发生的诸如搜查、扣押、羁押等各种强制性措施,鉴于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