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债权请求权的预告登记制度则最终得以承认。[2]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德国民法上的预告登记制度和异议登记制度。 1、 预告登记 预告登记规定在《德国 登记法的起草人,很早就确信有引入德国预备登记制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因此尽管日本民法不严格区分物权契约和债权契约,并且不动产登记是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94.html -
了解详情
和不可撤销性。[28] 不过,对于货币(金钱)的善意取得问题,日本民法无明文规定,导致长期以来日本的判例及学说对此见解不一。其中1902年10月14日判例 善意取得制度。抛开意大利民商合一的立法形式暂且不论,[37]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学者斥之为极端法,不无掩耳盗铃之嫌。其实,商法将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85.html -
了解详情
污染环境给他人带来损害的时候,加害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5.建筑施工侵权责任。民法通则第125 条规定工程实施者如果没有设置标记,没有采取安全措施而发生损害时 ,或者把过失作为违反损害结果回避义务,提高损害回避注意义务的标准。 2.日本民法不仅对一般的侵权行为采取过失责任主义,而且对特殊侵权行为,除了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19.html -
了解详情
第836条以下范,属于防范万有引力作用的特别交通安全义务(Verkehrssicherungspflichten )[8]纯粹财产损失(reiner Vermogensschaden)不包括在内[9]。 《日本民法》第 717条规定土地工作物占有人、所有人的责任,[10]又称为工作物责任。该条起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23.html -
了解详情
中习惯法应有的位置代结语 (一) 中国物权法立法中习惯法的意义 1、 从日本民法的历史看习惯法的意义 2、 在中国法制建设中立法与国际接轨的意义 [53] 关于这一观点参见:拙文中国における土地の所有と利用をめぐる法の变容载[日]日本比较法学会编《比较法研究》第63卷(2002.3)。该文是笔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20.html -
了解详情
一系列概念,为当时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法律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因此从日本法借鉴德国民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7] 这种源自西方的私法理论一直影响着清末以来直至民国时期 的法律与学术》,第344-404页。 [22]王立民:《清末中国从日本民法中吸取德国民法》,《法学》1997年第1期;何勤华、李秀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366.html -
了解详情
的署名(包括记名和捺印) , [26]在票据上表示如本人亲自署名那样的方式。 [27] 日本学者一般认为,票据行为的代行有两种情况, ①是署名于什么样的票据完全由 即会产生被伪造人对票据取得人的责任。票据伪造雇佣人的责任,是适用日本民法第715条所产生的法律效果。 [35]以上两种令被伪造人承担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3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保全债权请求权的预告登记制度则最终得以承认。[2]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德国民法上的预告登记制度和异议登记制度。1、预告登记预告登记规定在《德国 不动产登记法的起草人,很早就确信有引入德国预备登记制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因此尽管日本民法不严格区分物权契约和债权契约,并且不动产登记是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8.html -
了解详情
因侵权行为发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时效。2.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时效许多国家民法除一般的消灭时效规定之外,对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消灭时效作出专门规定。 ,都经常使用“请求权”、“时效的抗辩”等概念。从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来看,若根据日本民法中规定消灭时效的条文中,使用了权利这一术语,就认其为实体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18.html -
了解详情
吧。 与此相似的,我们再来看美洲另外一个国家的法律移植过程。 四 法国民法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移植过程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原本属于法国广大的“新法兰西”殖民地的一部分,[ 并实施日式统治之前,韩国是直接移植中国法的。[19] 日占之后,日本民法被直接适用于韩国,使汉字成为法律术语的基础,并一直延续至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