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提交证据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就将发生证据失权的结果。美国1938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将提交证据的期限设定在审前准备程序结束前。德国则将该期限确定为一审的 教规中也有对不诚实诉讼给予类似承担举证责任的制裁。参见石川明:《德国程序法的诸问题》,成文堂1979年版,第13页。②《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本人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有关劳动争议举证责任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该条规定:“在劳动 否认劳动者所主张的工资标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照《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及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上述规定,推定劳动者主张的工资标准成立。在这里,法律所体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237.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70条第2款的规定基本相同。《证据规则》第53条第二款是对《民事诉讼法》的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对证人资格的限制相对较多。 1、对于证人 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我国刑法第305条规定的伪证罪仅限于刑事诉讼中,罪行法定原则,故民事诉讼案件中作伪证的证人不能受到刑事制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67.html -
了解详情
不容简单否定。 (二)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重构设计 在我国已经确立市场经济制度的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到底该如何构建我国刑事 三是是否属于特殊领域的侵权行为,如是否属于严格责任或者无过错责任,是否涉及举证责任倒置等情形。 第四,扩大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关于刑事附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5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这确定了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但并不等于原告就不向法院提供任何证据。事实上,行政诉讼程序的启动 实践中,在确定损害的存在与否以及损害的范围和程度时,不完全采取被告负举证责任的原则,而是参照民事诉讼的规则,要求行政赔偿请求人对其主张进行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637.html -
了解详情
的层次上却应该说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或市场活动主体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价值在民事诉讼上的体现或投影。 另一方面,包含着判断、裁断、决定等意思在内的判定 不过,相对于依靠当事人对抗的纠纷解决方式能够通过自我决定、自我负责的原理和利害分配判断的机制分散地、也相对容易地获得推动程序展开的动力和动员处理纠纷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4.html -
了解详情
达到高度盖然性程度,人民法院应当依据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作出裁判,由负有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坚持高度盖然性的标准, 统治阶段的社会关系,一旦受到破坏,就要用法律恢复和弥补受到破坏的社会关系,民事纠纷的发生,说明被确认的社会关系,可能或者已经受到破坏,当法律通过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93.html -
了解详情
交换时,若出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认定相关事实,或在对方提出了相反证据后,需要反证或分配举证责任等情形时,法官应予适当提示和引导,让当事人尽可能穷尽举证责任;若 年1月第1版第97页。 [3]熊跃敏:《民事诉讼中法院的释明:法理、规则与判例以日本民事诉讼为中心的考察》,载江伟主编:《比较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不能证明其所完成的工程量。所以根据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法院应当驳回原告C工程公司的诉讼请求。另一种观点认为,本案应当由被告 A建筑公司违背了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所以,为查清事实,本案法官应当分配被告具有举证责任。 第二,本案能够确定的就是原告C工程公司完成了部分工程量,只是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63.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规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出待证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真伪的结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德日两国诉讼理论仅在广义上承认事实上的 证明责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法律规定这种使举证责任倒置的推定主要是基于公平分配举证责任的考虑.当与争议有关的证据材料完全处于一方当事人的控制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