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连续犯的处罚存在西种立法例:一是对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等涉及财物的犯罪,刑法规定对其中的连续犯按累计数额处理。二是对连续犯规定了更高的法定刑。 的其他情形有哪些? 除刑法第234条直接规定的故意伤害罪以外,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还明确规定了下列以故伤害罪定罪处罚的情形: (1)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436.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犯罪构成事实是否存在,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来确定行为人是否有罪。只有在确定行为人有罪的前提下,才能根据犯罪的性质及其他影响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及行为社会 ,甲、乙、丙三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价值分别为2000元、6000元、10000元。根据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这三行为人造成的损失均达到刑法第二百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31.html -
了解详情
掏出匕首将乙杀死,丙逃走。然后甲撬门进入信用社盗窃了数千元的财物逃走,途中被抓获。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不构成抢劫罪。有的人提出,暴力的对象不 对抢劫罪的认定进行了一些探讨,其目地在于,在司法实践中能认识抢劫罪的特征正确区分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界线。同时宣传刑法痛斥抢劫犯罪,教育广大群众遵纪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5.html -
了解详情
相威胁,而是对被害人以将要揭露隐私、毁坏财物等相威胁,则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2] 由此可见,当行为人采用暴力以外的威胁方法,即要挟时,则不可能 这又显得有些暧昧。由此可见,我国司法实务还处在西田典之教授所说的将暴力解释为胁迫的阶段,尚未正面肯定暴力是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但具体到本案,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31.html -
了解详情
相威胁,而是对被害人以将要揭露隐私、毁坏财物等相威胁,则构成敲诈勒索罪,而不是抢劫罪。[2] 由此可见,当行为人采用暴力以外的威胁方法,即要挟时,则不可能 这又显得有些暧昧。由此可见,我国司法实务还处在西田典之教授所说的将暴力解释为胁迫的阶段,尚未正面肯定暴力是敲诈勒索罪的手段行为。但具体到本案,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2.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正常的社会信息活动秩序,而处于非运行状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不与社会信息活动直接联系,对其的侵害行为通常可以按照毁坏财物犯罪进行处.理。(2)特定领域的计算机 不构成本罪;(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是情节犯,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严重情节,但何谓情节严重,有待司法解释进行明确。一般认为,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76.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正常的社会信息活动秩序,而处于非运行状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不与社会信息活动直接联系,对其的侵害行为通常可以按照毁坏财物犯罪进行处.理。(2)特定领域的计算机 不构成本罪;(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是情节犯,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严重情节,但何谓情节严重,有待司法解释进行明确。一般认为,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75.html -
了解详情
合,可按连续犯处理。如非法携带枪支进行抢劫,事后为了便利销赃而毁坏被抢财物,因现在连续犯的范围已扩展到了异种数罪的竞合,传统观念中所主张的对 的手段行为。单独从手段行为来看,若致人伤害,是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但是,由于法律已把它作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行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也就不存在单独构成故意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01.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正常的社会信息活动秩序,而处于非运行状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不与社会信息活动直接联系,对其的侵害行为通常可以按照毁坏财物犯罪进行处.理。(2)特定领域的计算机 不构成本罪;(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本罪是情节犯,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严重情节,但何谓情节严重,有待司法解释进行明确。一般认为,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1.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物理上的毁损,但事实上导致被害人不能利用的行为也属于毁损、毁坏财物一样,导致司法机关不能发现、利 用证据的行为,也可以解释为毁灭行为。这一解释并不是 身为司法工作人员,利 用职权毁灭、伪造证据,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已构成徇私枉法罪,其作案的方法行为牵连到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应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