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裁量权不断增加的今天,如果只要求公民无条件服从国家权力,而不赋予任何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则不仅不能有效抵御国家权力的恣意妄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自身将 应当监督被申请人依法行使职权,不得加重对申请人的行政处罚或者其他法律责任。其后的《条例》(修改稿)修改为:行政复议机关坚持有错必纠,应当监督被申请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04.html -
了解详情
|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电话、当场口头陈述和申辩等|按法定程序、方式公布并执行|实践中信息和意见反馈※上图是对政府信息公开和参与型行政的一般流程的概括和归纳 行政机关和私人尤其是民间组织之间的新型关系,不仅要求对从前那种仅强调规制、处罚、强制等手段的运用,却忽视互动、协调、对话、共建等手段的价值的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8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应当对回避的原因事实承担证明责任。行政机关对大多数程序性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如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已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事实、已告知当事人权利的事实等 行政许可程序的证明标准可低一些。严厉行政处罚可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而一般行政裁判程序和行政许可程序可适用优势证据标准。 证明难易程度也是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61.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程序 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五十六条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 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因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或者申辩而加重处理。对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予以记录并归入案卷。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 ...
//www.110.com/fagui/law_38510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处罚;地方人大可以以地方性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外的所有法定范围的行政处罚;地方政府可以以规章设定警告、罚款(限额由地方人大常委会规定)两类行政 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其二,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陈述和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其三,经催告,当事人仍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32.html -
了解详情
,并因此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目前对行政权法律控制的措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现代行政处罚中的听证制度,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行政机关违反 事实根据和法律根据,相对人对该行为依法享有的权利等。3听取陈述和申辩。行政主体拟实施一定行政行为,在告知相对人后,相对人可能认为相应行为违法、不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46.html -
了解详情
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后者规定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 和道德责任的承担也必然造成一定的法律后果,也可以称为法律责任。但习惯上一般将其与法律责任并列。[8] 至于政府机关在给予受害人国家赔偿后向有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42.html -
了解详情
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后者规定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 道德责任的承担也必然造成一定的法律后果,也可以称为法律责任。但习惯上一般将其与法律责任并列。 [8] 至于政府机关在给予受害人国家赔偿后向有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3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中,公民可以运用行政程序权利制约行政权-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程序、公民陈述和申辩的程序等都旨在制约行政权滥用;另则,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 [14]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行政奖励、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行政行为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而言,一般不会直接损害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6.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行政强制措施程序来行使取缔行为。二是有的认为,取缔行为作为行政处罚种类,就是使用行政强制手段使未经许可或批准擅自从事某项非法活动的当事人失去从事这项活动或行为 ,取缔程序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立案,调查取证、审批;第二步是做出行政取缔告知书;第三步是听取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第四步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1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