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指挥、主持和监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具体体现;再次,调解协议必须经过人民法院审查并确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从这三点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法院调解 和情理高度融合,达到诉讼的预期目的。三、调解制度的不足及完善随着社会的转型,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以及司法改革的全面推进,现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00.html -
了解详情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刘伟光:《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人民司法》2003年第11期,第59-61页。 [41]参见陈诚:《关于 2期,第65页。 [54]参见朱福惠、刘伟光:《我国行政审判中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第37页。 [55]参见杨海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8.html -
了解详情
成固定的权利话语,因为惟有如此,他们才能获得国家司法制度的承认和救济。由于法治之下的诉讼程序讲求刚性和安定,这种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剔除(或者说牺牲)当事人的 的诉讼程序改革也能起到拉动、促进其他制度变革的效应。比如,在微观的层面,随着程序制度的完善,诉讼过程对法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这将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3.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简易程序(或速裁程序)对诉讼和解协议及人民调解协议进行统一的司法审查,依法确认符合法律规定的和解协议、人民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效力。其目的是既维护诉讼 5期。 [28] 江伟、王铁玲:《接近正义之路现代化视野下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九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26.html -
了解详情
绝对胜利。笔者认为,这种价值判断对现代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民调解制度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54年依照宪法 ,即可通过两个途径来确认其效力,一是当事人可以协商进行公证,二是对当事人未经公证的人民调解协议,由调解组织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予以审查备案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22.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完善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和解制度的立法完善第一部分通过对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种种弊端,究其原因:从自愿,事实清楚 依法审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2)关于实体合法性问题民诉法第88条规定,“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当事人双方在法院的主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1.html -
了解详情
成固定的权利话语,因为惟有如此,他们才能获得国家司法制度的承认和救济。由于法治之下的诉讼程序讲求刚性和安定,这种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剔除(或者说牺牲)当事人的 的诉讼程序改革也能起到拉动、促进其他制度变革的效应。比如,在微观的层面,随着程序制度的完善,诉讼过程对法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这将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的仲裁制度,它在很多方面都对原有的仲裁制度有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仲裁制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对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与此相适应,仲裁法还对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内容、无效的仲裁协议以及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确认等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从而在我国全面确立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995.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基础上发表拙见,以使对我国调解确认制度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关键词: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司法确认程序 调解是各国解决民事纠纷的三大制度之一,尤其是在我国,人民调解组织 了诉的三个要素:(1)诉之当事人分为起诉一方与被诉一方。提出申请的一方可视为起诉方,被申请方则为被起诉方,双方都申请时可视为诉与反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73.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请求解散公司。 (三)对我国公司司解散制度构建之启示 综合考虑国外的立法经验,我国在勾画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蓝图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公司法 清算组的工作应按照这些规定进行。 1、公司自行清算。 股东经调解不能达成出资转让的协议的,受诉法院应及时作出判决。如果判决公司解散,判决书生效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