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示范和劝阻、以肯定或否定某种行为的方法,使人的行为纳入道德所要求的轨道,并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之所以如此,这是由小农经济 的、有爱心的社会。 ───────── 注释: [1] [2] [3]] 参见李振纲《现代中国人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其补救》载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97年第1期田成有 200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54.html -
了解详情
的陈述。其次是偶相关命题(contingent connection thesis),依此命题,法律与道德价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三是来源命题(source thesis),法律的存在 有这样一种规范,他的陈述便是正确的。对于其自身不真诚的道德陈述则总是错的。一个人不相信有这样一种规范,所以它(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73.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思想、知识的增量与现代化,具体论述如下: 三、如何剥离法律中的道德、政治因素 [14]? 众所周知,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类,不仅仅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眼里越来越突出 [31]。同时,他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法官的职业道德与普通的道德有一定的区别,在美国职业道德是一种准法律 [32]。第四,法官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126.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合宪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可以强制或可以用怎样的方式依据某种道德规范强制它的公民。 (二)神圣政府及其问题 在国家兴起初期,东西方思想家都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资助与管理、设立公共图书馆等行为都有可能使形成国家对特定道德规范进行引导、推行的印象。 但这种政府道德化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公民的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4.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合宪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可以强制或可以用怎样的方式依据某种道德规范强制它的公民。 (二)神圣政府及其问题 在国家兴起初期,东西方思想家都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资助与管理、设立公共图书馆等行为都有可能使形成国家对特定道德规范进行引导、推行的印象。 但这种政府道德化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公民的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67.html -
了解详情
神之争、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挽救自然法,似乎必须做到两点:第一,令人信服地说明道德真理是可以被理性所揭示的,也就是说,自然法理论必须能够找出并使人接受 认为符合八原则的法律就是完美的、能够保障人类幸福生活的全部条件。认为某些条件构成道德,并不等于说它们是善的充分条件(尽管它们可能是必要条件)。因此,哈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79.html -
了解详情
improves step by step. Key words: moral right; legal right; rights systematization 「注释」 [1] 转引自余涌。《道德权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4. [2] 参见[美]博登海默著,邓正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20.html -
了解详情
伤恩薄厚。[3]可见,用法可以,但不能动摇或危及封建社会的亲情等级、伦理道德的统治基础地位。 传统的德治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专制统治,将礼的等级差别 ,恰恰是传统的巨大阴影。[10]因为传统这个大包袱中不乏珍贵的遗产。中国道德法律一体化的文化不仅过去参与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曾雄跨世界的华夏文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03.html -
了解详情
是。”⑴这些可以说历代都甚普遍的作法之所以不值得鼓励,既不是因为它们忽略于道德上的考虑,也不是因为它们可能没有严格地依照国家条令行事,而是因为它们背离了 ”、为“章句训诂”,或者为“疏义”、为“讲义”,其要旨皆在于发掘律文的道德意蕴,结果是,一方面保证并且深化了法律的道德化,另一方面强化了古代法律的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64.html -
了解详情
准则,各种所选择的理想人生,才有了自由实现的可能性空间。自由主义的道德原则不再是古代的那种追求统一的善的美德伦理(moralityofvirtues),而只是现代式 意志,却从类似上帝的超然立场实现了人依据理性为自我立法,不再预设道德形而上学,却通过假设性的制度创制,为正义原则作出了虚拟的存在论证明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