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利于抵押权人权益的保护。有鉴于此,在不动产抵押权权属证书与登记簿发生冲突时,应当按照物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处理,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 抵押权时必须确保房产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同时性和权利最终归属的主体同一性。 基于上述之分析,关于前述案例中两个分别完成登记的抵押权如何解释和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527.html -
了解详情
经验推断,同意其权利在登记簿中被转让、设置负担、变更或者涂销者,必定与合同对方当事人就实体权利基础变动达成了合意。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是物权行为的 原则,以单独申请为例外,立法一般只对单独申请做出特别规定。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登记规则》采用概括性规定的方式确认共同申请原则。该规则第27条规定:土地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41.html -
了解详情
复转让给E的义务,并同意为该请求权之预告登记。因该预告登记所担保者,为E对G所享有的回复让与土地债务之请求权,故应为允许(哈姆州 祝娅.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7-159 【7】 杨立新,宋志红. 预告登记的性质﹑效力和范围探索[J]. 法学杂志,2006,(5)34 【8】德国民法典[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47.html -
了解详情
的土地已通过出让和转让的方式进入市场。在此前提下,如何协调空间利用人和土地使用权人的关系是一个现实问题。如若通过地上权分层使用来解决,有点不合时宜。实际上, 客体是一致的,在此情况下,空间地上权只能由空间利用人与土地使用权人依转让合同设定。此时,登记机关依据转让合同对设定在该特定空间上的空间地上权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28.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状况而作出的特殊立法安排。物权法对地役权的原初设立亦采取了合同主义而不是登记主义。可见,将合同作为取得某些特殊不动产物权的标志性规则是物权法对我国地权制度的 土地而构成出资瑕疵或未出资责任的法律空间。因此,当入股土地涉及征收或征用时,享有安置与土地补偿权的主体是入股农户而并非合作社,在其他被投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78.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状况而作出的特殊立法安排。物权法对地役权的原初设立亦采取了合同主义而不是登记主义。可见,将合同作为取得某些特殊不动产物权的标志性规则是物权法对我国地权制度的 土地而构成出资瑕疵或未出资责任的法律空间。因此,当入股土地涉及征收或征用时,享有安置与土地补偿权的主体是入股农户而并非合作社,在其他被投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5.html -
了解详情
称为准物权〔2〕。所谓矿业权客体的未特定性,其一表现在,探矿权场合,矿产资源在登记的矿区内可能并不存在;其二表现在,勘探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矿区的面积应随着 具有深刻变革性的工作,采用新的分析框架。注释:〔1〕详见崔建远《“四荒”拍卖与土地使用权》,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2〕我妻荣、酆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都表明房地权属一体转让是有效率的选择。当然,房地权属一体转让不同于建筑物与土地是两个独立的物,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六、物权的效力 作为义务人的预售人不利,至少没有益处,于是作为预售人的发展商大多故意拖延申请办理登记备案,预购人无相应的请求权督促,无可奈何,导致其请求发展商交付商品房的债权只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35.html -
了解详情
土地和社区成员无地现象,根据公平原则,先进行调整,后登记确权,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用益物权的对接。集体为了社区公益需要可留有一定数量的农地 很难体现其权利的内涵。因此,应采纳一些学者的提法,以“农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经营权(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物权法研究课题组:《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基本思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48.html -
了解详情
权能也将难以付诸实施。但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农地使用权与土地权利的流转并不矛盾。关于这点,本文在前第一部分中关于“稳定”和“流转 、出租、入股中不利于保护受让人、抵押人、承租人等的利益。本文认为,“登记生效主义”仍然能平衡当事人双方利益,因为根据前文分析我们已知,农地使用权流转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