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预防劳动争议发生。 第六条 协商、调解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 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出具调解书。 第二十八条双方当事人未按前条规定提出仲裁审查申请,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622.html -
了解详情
继续适用。 虽然笔者认为上述法律法规的适用可以并行,但存在的问题是,从上述法律规定不难看出,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程序和劳动监察程序所获得的赔偿 的应有之义。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履行又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劳动者以劳动者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加付赔偿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619.html -
了解详情
,关注劳动者的心理健康,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预防劳动争议发生。 第六条 协商、调解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合法、公正 合法有效的调解协议,出具调解书。 第二十八条 双方当事人未按前条规定提出仲裁审查申请,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0827.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经营困难,用人单位谋生存、求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与此同时,劳动者要求增加劳动报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的期望值也逐步上升,这给用人单位带来极大 了《社会保险法》,并于2012年年末修改了《劳动合同法》。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修订,使得劳动者在仲裁或诉讼中相对弱势的地位已经有所改变,劳动者运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678.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当事人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时,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应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不得搞强迫调解。调解达成 的证据材料。涉及执行劳动法规方面的争议,当事人还要提供有关的法律法规、厂纪厂规、厂工作规则、实施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同时,由于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122.html -
了解详情
其劳动义务,且其与被告葛化公司之间的争议事实未经过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仲裁,故原告要求被告葛化公司、祥龙公司补偿工资损失60 000元的诉讼请求,本院 ,劳动合同既可以由单方依法解除,也可以双方协商解除。”由此可见,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本案而言,针对旷工行为,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以除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06.html -
了解详情
对劳动关系具有确认权的问题,通过对有关法律法规授权规定的全面分析后,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权看,工伤保险工作是其主管的一 ,仍属于人民法院。因此,谈不上剥夺当事人提取诉讼的权利。此外,如果先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再进行工伤认定,不符合行政效率原则,不仅增加行政和司法成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973.html -
了解详情
终止或解除之日起计算。对双倍工资性质的不同理解,导致对双倍工资争议仲裁时效期间的起算存在着是适用一般时效还是适用特殊时效的争论。目前对双倍 工资”,可见劳动法中关于“工资”“和“赔偿金”的表述是明确区分的)。结合《劳动合同法》全文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看,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工资”定义非常明确,即为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046.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可向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一些实体规定 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依据的是劳动法律法规的权益标准, 行政处分,其他五种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撤职、留用察看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予受理。另一类行政处分:降级,如涉及降低工资而引发争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456.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提出书面异议而失效,只要劳动者手里有欠条,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用在此前先去申请劳动仲裁。 56、单位能强迫劳动者加班吗? 解答:《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57、加班费怎么计算? 解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7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