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要着重于实体规范,即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出带有总则性、支柱性或法典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及其公共行政行为[15](90页)。在实体规范上规 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法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权限就是要限定政府经济行为的限度,实现政府的适度干预。应当在政府与市场、企业、中介组织等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56.html -
了解详情
,即社会的同意(注:〔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2月版,1996年7月第8次印刷,第82 、明细化、法定化,才能避免不同立法主体之间立法权的含糊不清、界限不明,为建立完善的经济法立法体制创造条件。同时,经济法立法权直接影响着经济法的体系。只有赋予经济法立法权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91.html -
了解详情
考察,首先是牵头,带领。主导,指代主要的并且引领事物向某方面的发展的矛盾主要方面。引领的主体和主导的主体可以竞合,也可以分离。引领的 ,Political and legal college. 【参考文献】 [1]史际春,宋槿篱.论财政法是经济法的龙头法[J].中国法学,2000,(3)。 [2]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29.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法规范中较多地采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责任追究方式来制裁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主体,并以此为理由强调经济法责任实际上就是上述三种责任。但我们应看到, 理论的重构》第34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第232页,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⑥刘冬渝、郭雪平:建立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66.html -
了解详情
属性。马克思、恩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英国工人的状况》《论波兰》及《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他们论证了资产阶级民族是工业 和技术市场,而且存在着作为民族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民族经济法的市场——民族经济法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民族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民族经济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65.html -
了解详情
渗透、融合,诚实信用原则开始大规模进入公法领域,私法、公法都要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公法主体和私法主体、公行为和私行为都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成为人们的共识 新的法学理念予以支持。这种新的法学理念就是经济法的社会责任本位论。经济法强调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从而对诚信制度建设提供了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01.html -
了解详情
,即社会的同意”(注:〔英〕洛克著《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2月版,1996年7月第8次印刷,第82 、明细化、法定化,才能避免不同立法主体之间立法权的含糊不清、界限不明,为建立完善的经济法立法体制创造条件。同时,经济法立法权直接影响着经济法的体系。只有赋予经济法立法权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法规范政府经济行为的权限就是要限定政府经济行为的限度,实现政府的适度干预。应当在政府与市场、企业、中介组织等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分权, 学报,1996(2)。 [17]倪国良。“有效政府”:西部大开发制度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开发研究,2001(6)。 [18](奥)凯尔逊。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41.html -
了解详情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与人性的弱点有密切的联系,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时本能地只顾自己的欲望和要求,这必然带来对社会公德的损害。因此,经济法的效益与公平原则集中 (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国键。商事法论[M].台湾:三民书局,1980。 [3]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正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即所谓内设型强制性规范)分为两类:一是为自治的私法行为设定最低法律要求的强制性规范,如自治行为的主体资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自治行为在法律上如何 的私法属性不产生影响,而其公法属性规范(即行政法、经济法和刑法)的出现改变的也只是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即在一个商法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公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2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