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力代替私权干预私权主体的利益诉讼,都是违背民诉的立法本意和内在精神的,所以《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而不是参与(代替) 发展趋势,而且确保了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进而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实践创造了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狭义的理解,只有具体行政行为才可能进入司法审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4.html -
了解详情
不符合有权利就应该有救济基本原则的。因此,只要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被害人就应当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诉精神损害赔偿。 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件 无论是附带还是单独提起,都应当适用民法、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即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均应适用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证明标准等规定。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5.html -
了解详情
主权原则,通常与攫取规则(grab rule)相联系,并强调当地债权人的首要权利。尽管近年来理论界对普遍性原则的呼声甚高,但仍有不少国家在实践中采取地域性原则 允许的公共政策例外。67 对外国程序的承认与协助与中国法院对涉外民事诉讼的基本态度有关,《民事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在这方面有几条规定。6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358.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规定不够明确,由此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不一致的认识,导致有人对民事抗诉制度的价值提出了质疑,检法两家在民事抗诉案件再审程序中出现了许多矛盾 已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一基本原则或称授权性条款。因此,在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其他监督方式的情况下,抗诉作为唯一的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012.html -
了解详情
。后来,双方通过讨价还价降到了18亿美元。当时,美方提出三点要求:第一,中国修改民事诉讼法,认为涉外知识产权的审理期限周期过长,中方应当按照现行民事诉讼法 一下承担的责任形式,有人对此作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该条所规定的返还所得的非法利润,很多学者指出,这是叫做返还不当得利,而不叫做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95.html -
了解详情
的广泛关注。[4]如果翻看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中有关证据制度的内容也属寥寥。但在2001年,最高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突破之处。 (一)刑事证据基本原则的确立 现在如果我们去翻看任何一本近些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法学或证据法学教材,都会看到有关证据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
协调工作已经与民事诉讼调解贯穿于诉讼的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法院最后不能出具调解书。尤其要指出的是,各地法院都在行政诉讼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积极 而在对行政行为不作任何审查的前提下就进行协调和解的情况出现,从而使行政诉讼的协调和解符合《行政诉讼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的要求。同时,还应当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4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和第二次交换证据,双方当人都可能对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产生与当初不同的理解与把握,因此,适时调整各自的事实主张和诉讼请求实际上是证据交换制度的一大 的形式,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应当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与结构。 (一)总则 总则部分可包括证据的基本类型、对有关术语的解释、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法律对于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7.html -
了解详情
仍不能作出一项符合证据裁判原则的有罪裁判。应当说,我国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颁布实施以来,在指导原则、诉讼程序及基本制度的规范上,就在相当程度上 证据、法律,尤其是对控辩双方意见的采纳与否以及理由,这些工作都会增进当事人对法官裁判的理解和心悦诚服,从而提升裁判的认同度。此外,说理应贯穿庭审全过程,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12.html -
了解详情
则诉讼程序将无法继续下去。实践中对该条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中的直接二字的理解常常过于狭窄,导致审判实践中常因原告身份证明不完全齐备,法院驳回原告 法官在民事诉讼中应遵守中立性原则之嫌。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六十一条已经作出了弥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