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不够。我国现行刑事诉讼立法不明确,导致检察机关随意决定逮捕的适用,在实践中更是出现了许多偏离逮捕目的的现象,有的以捕代侦;有的将逮捕作为震慑 和流窜作案嫌疑分子的强制性的行政审查措施。1985年公安部(85)公发50号文《公安部关于严格控制使用收容审查手段的通知》重申:收容审查对象应严格控制在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312.html -
了解详情
,载《人民司法》2001年第3期;景汉朝:《公正与效率的制度保障》,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1期。 [2]最高人民法院迄今为止10余个有关不予受理检察 的抗诉申请机制,而只有实践中的当事人申诉制度,检察机关往往是在当事人申诉的基础上提出抗诉。 [9]张步洪:《民事行政抗诉程序的价值》,载《人民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1.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九)当事人起诉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农民履行义务,生活困难的; (十)当事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 生活陷入艰难。而且,实践中,被害人及其家属因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上访申诉的案件,已经占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的相当大比例,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29.html -
了解详情
,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应该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在适用(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时,当事人对 工伤保险待遇。因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是商业性保险,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二者的性质不同,其保险对象,实施目的、基金来源、管理体制、保障水平、实施方式等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632.html -
了解详情
和相应的笔录和决定。检察长收到决定后,作出是否同意提起刑事诉讼的最终决定。但在刻不容缓的情况下,调查机关可以先行开展侦查行为,如勘验、搜查、提取、拘留和 救济则无权利,在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嫌疑人一般通过向法院申请救济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我国建立公民受到错误的追诉时的申诉制度是切实保障公民权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82.html -
了解详情
之外的私力纠纷处理方式日益扩张,威胁国家刑事法治秩序;加害人或被害人不服司法机关的裁决不断上诉、申诉,扰乱正常的司法秩序,耗费大量司法资源,损害司法的权威 合理这一范畴来归纳现代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特征的论断被奉为经典。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不允许个别案件的特殊性干扰规则的适用,规则以理性为基础,能够包容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26.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超过了这个度,以能动司法为名超越制度角色,作出一些本该由立法或行政机关作出的带有强烈政治性或行政管理意义的司法决定,那么,即使这种能动是出于良好的用心 七)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不仅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还包括法官在案件诉讼中的适用解释。法律非经解释不能得以适用。因为:其一,成文法作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2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位,由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平行设置的国家机关。另一方面,检察机关行使职权具有独立性。 第三,我国检察 《刑事诉讼法》第204条关于当事人申诉的规定,人大进行个案监督的案件应该设置三个条件:一是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向司法机关申诉、控告,但没有得到受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33.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应当认定为民事侵权,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行为人虽然免于刑事制裁但仍不可避免地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或行政)责任。刑事制裁与民事制裁合理区分,双管齐下 三人申请再审权利。准许利害关系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法院生效裁判损害后,向有关机关申诉或者直接赋予第三人申请再审的权利。现行法律对于案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32.html -
了解详情
制约很少,仅59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主要通过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来体现,它完成侦查工作后,判决的正确与否 对公民的隐私权造成严重侵犯,因此这一类证据保全措施的适用也应当经过法院的司法审查。 (三)完善控审分离机制,有条件地承认控辩合议,由控诉权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1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