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奸、抢劫、爆炸和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主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民愤极大的,应当迅速及时审判,可以不受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一定的代表性。他提出宪法的死刑论命题,主张与刑罚权相关的生命权属于人权范畴,需要从宪法理论与规定的体系化视角判断死刑的正当性。⒆根据这一思路,日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202.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无罪的情况下,律师作为法律专家,可以基于其对整个案件的事实和证据的把握,作有罪辩护。如果被告人主张罪轻辩护,而辩护律师却主张罪重辩护,这显然是 上,我国现在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律师独立辩护论。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或者律师法因而具有法律正统性地位,也承继于建国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89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才能全部或部分地还原案件事实真相。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庭审理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93 条第 1 款规定:法庭 ,以增加法官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保障法官职业的稳定性。 【作者简介】 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注释】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673.html -
了解详情
,实行以主观性为特征的内心确信原则,虽然表述方式和大陆法国家的内心确信不同,但按照自由判断原则来进行证据的证明力评判与案件事实的认定,以达到裁判 认定的说理性内容,会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 首先,完善裁判文书的证据评议有助于增强判决的说服力。目前裁判文书对于如何采信刑事证据的综合证明力缺乏详细说明,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243.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包括取证主体非法和证据形式非法两种情形。比较《刑事诉讼法》原来的规定,进步在于明确了排除非法言词证据这一后果,但是对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界定并不明确。 全国检察机关全部实施。参见徐日丹:《全国检察机关今年将全部实行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载《检察日报》,2011年1月14日。 [40]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的定位及我国司法实践、刑事诉讼理论和刑事证据制度相冲突,[7]尤其是作为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与作为证据的鉴定活动在性质上的混淆以及鉴定人与侦查人员身份 主体是鉴定人个人而非鉴定机构,其鉴定意见是鉴定人的独立认识和判断,表达的仅仅是鉴定人的个人判断。尽管鉴定书盖有鉴定机构的公章,但这并不代表鉴定机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0.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化潮流,遵守国际社会追诉刑事犯罪的普遍准则,从制度上进一步遏制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收集证据的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和刑事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3页。 [12]两院三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第2款: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800.html -
了解详情
论证的证明方式。因为,在没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情形下,法官对于证据的判断与事实的认定,主要靠推理方式进行,尤其是当控、辩双方对同一案件事实 过程。公安司法人员在刑事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审判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证据,收集证据的方式方法包括讯问、询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7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根除,必须赋予公民受到非法限制和剥夺之后获得救济的权利。《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规定公检法都有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应当以此为基础, 排除规定》)、《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样证据规定》)。 [3]具有代表的学术成果如:王秉新:《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其形成直接的印象。此外,对证据,已经不再根据僵硬的证据规则,而是根据当时的经验知识和理性来作出判断了。{50} 受实用主义哲学和诉讼理论的影响,这种在当今仍有影响 希,载《高登刑法档案》,2007年,第250页,第258页。 {41}《整体刑事法学杂志》第三卷(1882),第1页以下;李斯特:《刑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