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主观恶性较被害人允诺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小,因为后者是行为人积极的请求实施危害行为,前者则是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而实施危害行为的。但无论是被害人请求的行为 在中国则表现为违反了伦理纲常。基于此,统治者认为通奸行为的受害人是社会,因而将其犯罪化是必然的。但这种做法,很显然无视个人对自己性权利的处置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4.html -
了解详情
,其主观恶性较被害人允诺的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小,因为后者是行为人积极的请求实施危害行为,前者则是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而实施危害行为的。但无论是被害人请求的行为 在中国则表现为违反了伦理纲常。基于此,统治者认为通奸行为的受害人是社会,因而将其犯罪化是必然的。但这种做法,很显然无视个人对自己性权利的处置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7.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3 ] 。犯罪故意包含行为人对危害行为的认识状态和控制状态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般认为,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包括行为人对于自己 三还是李四,其生命作为刑法保护对象没有任何差别,无论杀谁都满足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由于对象错误是基于认识错识,而对象偏离则不是。对象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8.html -
了解详情
,二者之间是悖德性越轨和违法犯罪。通过对这几种行为的分析,他得出如下结论:犯罪的行为因它所产生的危害性最为严重,受到认定的法律规范最高级,同时受到的惩罚 田行为不论占田多少都施以同种罪名并处以同样刑罚,否则就是罪行的严重不相适应,不利于达到较好惩治危害行为的效果。这里面,其实也关系到一个相似行为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1.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下,根据对各种现实因素的分析所可能具有的立场。它与专家的立场有所不同。专家的立场完全是从科学的、实证的角度来表明的立场。一般来说,在现实生活 与行为人是否要对该行为承担责任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混为一谈了。行为本身是否危险是考察行为是否危害行为的问题,属于犯罪构成中客观要件的内容;而行为人在行为时的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8.html -
了解详情
作用或指向任何事物,只是表明这种被作用或指向的事物不能直接说明危害行为的存在。另外,在许多具体的犯罪中,危害行为可能作用或指向数个客观事物,但有些客观 具体的人或者物。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行为对象下如下定义:行为对象是指界定危害行为所要求的,危害行为直接指向或作用的具体的人或者物。 2、行为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1.html -
了解详情
错行的刑事判决,或者基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类似行为的民事或者行政判决后,10年内又犯罪的,加1分;或如果组织体在基于一个类似错行的刑事 了单位犯罪的司法实践。 三、完善我国单位犯罪刑罚体制的分析和探讨 根据以上关于我国单位犯罪刑罚制度存在缺陷的分析,笔者认为,完善我国单位刑罚体制,应主要从刑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9.html -
了解详情
为目的,对本罪的危害结果涉及的诸多问题作一浅陋的分析。 关于本罪的重大损失,刑法学界的研究并不是很充分,基本上是在讨论犯罪构成的过程中浅尝辄止。在 罪的损失,计算起来是一个差,即假定的没有发生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理想状态下可以获得的收益减去受到侵害以后的实际收益的结果。此时认定损失数额必须参照正常状态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2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与希望的心态下行为人积极追求某种结果的发生而实施危害行为的故意心态并无本质区别。第三,从听任的本意来看,它是对结果发生与不发生两种态度都允许、不反对 是以既遂模式论为指导分析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得出的结论。大陆法系的德、日等国的犯罪论体系认为,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构成要件该当性、行为的违法性和有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38.html -
了解详情
的介绍,以及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抽象危险犯的具体适用及分析等等一连串的探讨,能更进一步厘清抽象危险犯的风采面貌。进而为在中国刑法中引入抽象危险犯 性犯罪,就其共同点而言,与传统的犯罪相比。具有正当行为与危害行为的交叉性、危害行为的有组织性与系统性(即常常是在一个行业领域中,由众多从业人员共同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