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利用该标签持续排斥改造后的犯罪人。因为犯罪标签的存在,犯罪人始终无法与社会道德的要求达成一致而成为异类,以致成为社会的弃儿。改造之后的犯罪人因为受犯罪 文化中进行犯罪标签化的同时,其本该独立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式逐步与社会道德评价迈向混同。犯罪标签化不但否定了犯罪人实行犯罪行为之前的个人价值,也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408.html -
了解详情
1990年WHO新定义:健康是指一个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 8.亚健康:是 能力;⑥有责任心;⑦有自信心;⑧适应能力强;⑨与他人和睦相处;⑩知足常乐。C,道德健康;D,社会适应健康。 9. 衡量健康的指标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59.html -
了解详情
的宗教与信仰自由,因为宗教信仰能否在中国自由传播与发展,直接决定了中华道德文明秩序的兴衰。中国儒家传统之所以衰落,根本原因在于这套相当复杂的世俗主义 论只是阻碍中国政治改革进程的借口,也正是这种蔑视人民的理论剥夺了人民提高道德素质的政治机会。 其次,司法职业化改革应该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1999年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695.html -
了解详情
老太之诉求。 在此情此景下,一面是社会对美德之渴求,一面是社会成员普遍连底线道德也不能践行,更遑论什么社会美德了。最近经由天津法院判决的许云鹤案件( 性调整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在权利选择中,选择了利人损己、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行为。从而这种调整方式,乃是对权利之一般调整方式的补充。 由上述法律调整方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4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自身的正当性。我们称这种理想类型为社会一致的理想类型(theideaofsocialcongruence)。[22]要使定罪量刑符合社会一致性标准,体现合理性,必须考察由道德规范、政策和经验命题等组成的社会命题。 按照普通法传统,罪行是需要惩罚的、本质上不道德的行为。道德是判断行为对错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30.html -
了解详情
在一起,由此也就成为有益的,因为与犯罪有密切联系的这种基本条件本身是道德和法律的正常进化所必不可少的{20}(p.8384)。 由犯罪存在的必然性所决定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M).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3}田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36.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介绍层面,忽视反对该理论的声音。 一、效率违约不道德 效率违约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违约以及效率违约与道德无关。Richard A. Posner在Patton v. Mid-Continent Systems, Inc.一案的判决中认为: 即使违约是故意的,其也不必然具有可谴责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204.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运用规则功利主义。 3.规则与明确性 斯马特认为,规则功利主义者建立其道德原则的基础只不过是凭借以往的经验,所以,这些规则只不过是粗浅的常识, 开启闸门,用一条性命换取五条性命吗?大多数的哲学家都认为这么做在道德上是允许的。哲学家兼法律理论家John Mikhail做了一系列试验,认定大多数一般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289.html -
了解详情
之债:(1)因法律或者法律行为丧失可强制执行性;(2)一方对另一方负有不可推卸的 道德义务,尽管在法律上不可强制执行,但按照一般观念应认为另一方有权获得 产生的后果具有法律约束力。由此可见,自然之债理论的确是通向非法律规范---社会、道德规范的桥梁。通过对自然之债自动履行后产生的法律约束力的承认,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26.html -
了解详情
Co. v. Sullivan, 376 U. S. 254(1964). [13]参见左亦鲁:人肉搜索与道德言论,未刊稿。 [14]See Paul Kahn, The Cultural Study of Law,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