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死刑配置予以废止的呼声更是空前高涨,也成为近年来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我们国家现行刑法关于经济犯罪罪名死刑配置的现状 我国经六次修订后的刑法典 ,已能对各种严重程度的经济犯罪加以预防和惩罚。以上刑罚的综合运用,可以说有效地预防经济犯罪行为再次从事经济犯罪。如果不允许对经济犯罪行为人假释或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82.html -
了解详情
都主张废除死刑,那么对于经济犯罪的死刑配置予以废止的呼声更是空前高。 一、我们国家现行刑法关于经济犯罪罪名死刑配置的现状 我国经六次修订后的刑法典 ,已能对各种严重程度的经济犯罪加以预防和惩罚。以上刑罚的综合运用,可以说有效地预防经济犯罪行为再次从事经济犯罪。如果不允许对经济犯罪行为人假释或减刑,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34.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犯罪侵害后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反映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国家的民主文明程度。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必须全面加强被害人权益的 。还应进一步规定,被告人如不履行附带民事赔偿义务,不能免予刑事处罚和适用缓刑,不能减刑、假释,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20.html -
了解详情
撤销缓刑予以收监执行;对缓刑 考验期内改造表现较好或有立功表现的予以减刑并缩减缓刑考验期,直到提前结束缓刑考验。做到奖罚分明, 以充分发挥缓刑考验的 版,第275300页。 [4]详见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 [5]马克昌、杨春洗、吕继贵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48.html -
了解详情
(涉及附带民事)等问题作出判决;后者如裁定维持原判或发回重审、裁定减刑、假释以及决定转为普通程序等。可见,刑事审判权的范围在广义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内容 法律规定了追赃和诉讼双重保护模式(即先进行追赃,在追赃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经济损失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但是权利人实际上并不能及时维护其权利。一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6.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危害较大的案子,法院的判决是:张瞳故意杀人罪,判了十年有期徒刑;不得假释。张雯和宋某故意伤害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并且张氏兄妹及父母共同赔偿顾某家属 的。当然,搞法学/法律的不能只有慈爱之心,还得有严酷之心,但问题是哪个时候该慈爱,哪个时候该严酷?我无法二审维持原判,又没有减刑,想象十年之后,张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604.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过程中,对于故意杀人、伤害犯罪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领导者、组织者和骨干成员就应当从严掌握减刑、假释的适用,其他主观恶性不深、人身危险性不大的罪犯则可以从宽 从轻处罚。 共同犯罪中,多名被告人共同致死一名被害人的,原则上只判处一人死刑。处理时,根据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能分清主从犯的,都应当认定主从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82.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说,刑罚的目的本身就反映了立法者和国民对其的一种需要。刑罚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权益的侵害,但立法者为什么要予以明确规定,这种对 效果并不明显;再次,它也不能体现刑罚的宽容性。由于该当论以已然之罪为根据,其对于现代刑法学界流行的个别预防制度如缓刑、假释、减刑等持排斥的观点,因而在现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31.html -
了解详情
和普法作用,同时也能促进司法公正和透明,有效防止司法腐败。 (3)宣判阶段:在宣判阶段,应当注意裁判结果的透明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裁判结果向 。同时,对于刑事案件犯罪人的减刑、假释可以实行裁前公示制度。 3、实行陪审员轮换制度:现在,大多数法院都聘请了陪审员参与案件的庭审和合议,加强了司法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58.html -
了解详情
会无止境地申诉,不断上访。 二、解决执法不公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司法制度改革,提高和增强司法队伍抗干扰能力 改革现行的法院管理体制,按照中央(99)6号 息讼,从制度上防止司法腐败的产生。 2、在办理再审案件、执行案件、减刑假释案件中引入听证程序,加强司法的公开性。三是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