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面对免责条款作了规定。《合同法》第53条规定了两种无效免责条款:第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第二,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此外 采取补救措施的规定也不恰当。采取补救措施是一个不具体的概念,含义不明确,到底什么样的措施属于补救措施,《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继续履行是补救措施,修理、更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58.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量刑。多次在审判实践中通常理解并掌握在3次以上。但是,什么样的情况算作案1次,什么样的情况算作案2次,法律并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对次数的理解 14周岁以前的犯罪行为绝对不能计入作案次数;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以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65.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刑关系模式。那么,到底有几种、什么样的罪刑关系模式?哪种模式代表了当今各国刑法的主流?第三,我国刑法属于何种罪刑关系模式? 首先,从宏观上看 上与先验论相通。加罗法洛认为,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伤害某种被某个聚居体共同承认的道德情感的行为。[23]这种所谓共同承认的道德情感就是怜悯、正直这两种利他情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刑关系模式。那么,到底有几种、什么样的罪刑关系模式?哪种模式代表了当今各国刑法的主流?第三,我国刑法属于何种罪刑关系模式? 首先,从宏观上看 上与先验论相通。加罗法洛认为,犯罪实际上是一种伤害某种被某个聚居体共同承认的道德情感的行为。(23)这种所谓共同承认的道德情感就是怜悯、正直这两种利他情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31.html -
了解详情
?它又包含了哪些内容?它是属于什么性质的权利?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正是本文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事证明的权利之维 诉讼证明是一种权利吗 的教训告诉我们,只强调民事诉权形式上的行使,而忽视作为民事诉权重要实体内核的民事证明权的保护,最终会导致民事诉权受到伤害。 由此可见,民事证明权是民事诉权不可或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85.html -
了解详情
,则应考察两个问题:第一,介入因素和先在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性质是独立的,还是从属的? 如果介入因素从属于先在行为,即介入因素本身是由先在行为引起的 被害人在具体个案中某时、某地、以什么样的形态、方式死亡这样的具体的现实的死亡结果。所以,只要义务人履行特定的作为义务,被害人就可以推迟死亡,那么,仍然要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303.html -
了解详情
还要考虑到法是为了保护法益而将所有社会成员作为对象加以命令和禁止的,对一般国民而言,将什么样的行为作为违法而加以禁止和命令尤为重要。[11]根据这种观点,防卫 自己的注意义务,在意志上都是不希望产生过当的危害后果的,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是,如果防卫人在当时错误认识防卫限度,是不可预见,是无法避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7.html -
了解详情
和流浪的法律。在这种法律改革中提出的观点是,只要不伤害另一个人,该人行为的自由就不应受到刑法的干涉。[i]在这场刑法改革运动中,美国最高法院在1965 需要的合宪审查机制,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要求。对于应当设置什么样的合宪审查机构、赋予其什么样的合宪审查职能,我国学界提出了各种构想,而对是否应当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3.html -
了解详情
较大的组成部分均已完成,紧接着作为民法典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侵权法也将进入立法的快车道。 我国应当制定一部什么样的侵权法?对此,在宏观上必须首先解决以下几个 规定,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等采此模式。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也属于第三种模式。 那么我国未来侵权法中应采取何种模式?学界几乎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17.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精神想悖。因此,是否事先准备防卫工具以及准备什么样的防卫工具,均属于另一个法律关系,不影响防卫行为的定性。第一种意见认为事先准备刀具,即具有故意杀人 性和过当性二重性,符合除了防卫限度外的其他正当防卫条件,但超越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系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作者:抚州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