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修民事诉讼法总则中增加“诚实信用原则”,第十三条: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案件,标的额必须是统筹地区地方就业人员年均工资30%以下。实行小额诉讼制度,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一审终审,一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当即生效,不可上诉。 四、新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691.html -
了解详情
方、受害方、社区等多方参与,促进犯罪人及其家属与被害人及其家属直接沟通与交流,确定犯罪发生后解决方案的一项检察职能{2},或检察机关在对加害和被害双方分别进行 并不是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中规定的犯罪情节轻微的内容之一,当然也就无法成为检察机关主持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其实,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三项将视听资料作为一项独立的证据种类规定下来。视听资料它是指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借助录音录像设备,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科技设备 证据使用。笔者对此有着不同看法。视听资料与大脑、日记所形成的记忆区别很大。大脑、日记所记的只是言行的内容,且传播方式也仅限于口头转述、传阅日记,给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16.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定的、审前准备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主体过于单一,缺乏实质性内容,缺乏法律效力,法官的中立性难以保证且易造成诉讼拖延等。 笔者认为,构建我国民事审 理由的意见。这条规定对审前准备程序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这使得在程序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757.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刑法草案第13、21、33、34、35稿中剥夺六项自由权利的内容不在其列,只是到1979年刑法草案第36稿,言论 。 [2] 本文曾提交于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举办的“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研讨会”。 [3] 见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国家法教研室编著:《中国宪法教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83.html -
了解详情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建立强制律师代理制度的依据 我国诉讼代理制度在民事诉讼法第五章第二节诉讼代理人中有充分的体现,但从司法实践看,存在委托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来说,也并非增加了经济负担。因为这是为自己不遵守交易秩序,违背诚信原则所付出的诉讼风险成本。因此这种制度不仅提高了诉讼效率,也有助于增强当事人的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56.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依据 我国诉讼代理制度在民事诉讼法第五章第二节“诉讼代理人”中有充分的体现,但从司法实践看,存在委托诉讼代理人范围过宽、代理人素质严重不平衡、律师代理 来说,也并非增加了经济负担。因为这是为自己不遵守交易秩序,违背诚信原则所付出的诉讼风险成本。因此这种制度不仅提高了诉讼效率,也有助于增强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8.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的不动产和动产,被认定为无主财产的,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规定办理,不要直接运用行政权力来处置这些财产。四、切实加强涉灾规范性文件 文件的制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合法有效的原则,各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可提前介入,为各级政府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五、依法做好灾后信息公开 ...
//www.110.com/fagui/law_321208.html -
了解详情
恐吓、打击证人者予以追究法律责任,减少证人出庭作证的后顾之忧。二、关于法院查证尽管我国民事诉讼法强化了当事人举证的责任,但并不因此完全免除法院调查和收集证据的 在书记官或司法警察的配合下,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内容及提供的证据线索进行查证,防止审案法官先人为主;4.建立庭前听证制度。民事诉讼中的庭前听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65.html -
了解详情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若是一般的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根据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患者则需要举出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中五个方面的证据,并获得法院的认可,其请求才能得到支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5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