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对合同形式要件的一种变通性规定,其理论基础是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坚持公平原则。《合同法》作为调整合同关系的一般法,在《劳动法》对口头 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合同,很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后一个法律后果,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 年)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044.html -
了解详情
:同所有一般的民法一样,继承法并不是一种原因,而是一种结果,是从现存社会经济组织中得出的法律结论。[1]只要中国社会存在需要民法的原因,只要中国正确地发现 和产品经济,更不同于人类早期用习惯法调整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状况。恩格斯说过: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7.html -
了解详情
忠实,应当意在提倡,只有必须才是法定义务。认为婚外情是不道德的当然是一种主流道德规范,但道德的问题要靠道德来调整,法律要给人们留下一个私生活空间 开放型的体系,应当与时俱进的完成对自身体系的不断修补和完善的过程(德国民法典历经一世纪有余,正是通过精巧的立法技术使大量的司法解释和判例与法典本身融为一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8.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信用,从特殊主义信用到普遍主义信用通过法律的调整 (一)诚实守信在我国历来被视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优良品德,是为人处世所必备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3页。 [6]一般说来,在经济生活中,信用最终是为了获得价值偿付。这种偿付包括交易中商品物有所值、货真价实、履行合同等诸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83.html -
了解详情
体例既符合我国民事立法传统,又避免了矛盾,减少了重复,符合立法经济学的标准,是一种科学的体例,代表着当代立法趋势[①⑨],民商合一所反映的正好是现代化 要注意两者调整作用的互补性,防止法律调整的空白和真空。 (三)、从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看,对民法调整对象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它应处于动态开放的体系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97.html -
了解详情
,是独立的物,是法律规定的直接用来交换和支付的物,是物权之标的,而非债权之证明。因此,流通型纸币对于过去的金属货币来说,是一种取代,而不是一 法偿的效力,在国内可以通行无阻,任何人都不得拒绝接受;(3)国家有权确定或调整纸币的币值的大小,任何人都不得加以改变。如此,纸币的独立货币地位就建立起来,也脱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35.html -
了解详情
编是以婚姻和家庭为其重心。我们知道,婚姻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并不是一种法律制度,按照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所 也是以财产作为存在的支撑点的。因之,亲属法实际包括身份法和财产法两部分,是调整婚姻关系和家庭成员财产关系的规范。这一点在离婚时被明显的凸现出来。我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21.html -
了解详情
划分的基本法律原则,公法不能对民事合同的内容进行直接调整,而只能以一种外设的管道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效力评价。这种外设的管道就是民法中的转介条款。转介条款 如果当事人不能取得相关权限,其实质是一种以欺诈方式所实施的行为,与其判令该种合同无效还不如赋予相对人以撤销权更能体现法律的公平精神,也有助于保护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71.html -
了解详情
到近年来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反垄断法》可谓早已浸淫着以人为本的精神。 统筹同样是反垄断法中早有的基本之意。因为各国反垄断法对经济力量过度集中和经营者滥用优势 了。 当然,鉴于知识产权较之反垄断法是一种更主动、更富于创造性的力量,因此,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中间地带,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还是以收敛状态为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特殊的强制力和普遍的约束力,能够有效降低信任风险,能够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权威性调整,平抑和减缓贫富差距,能够有效惩治各种腐败,削弱不信任的基础,因此法律 性和可靠性。此所谓不愿背信、违约或欺诈。俗话 犯不着因小失大常常是这种权衡的一种表达。其三,法律是有强烈规范性和严格程序性的制度安排,它凭借一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1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