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布鲁赫在战后,主要在人权的核心领域中提出了关于客观的最高正义原则(自然法)的假想。参见〔德〕霍恩:《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 温和的修订本:一种完全否定个人权利的法律秩序将是绝对虚假的法律。参见〔英〕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48.html -
了解详情
尔森的法律位阶的构成(Stufendau des Rechts)理论在其新宪法中建立宪法法院(奥地利1920年宪法第89条)作为守护宪法的制度装置。宪法法院与美国 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25] 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39.html -
了解详情
的代表的监督,我想,也一定与卢梭的法律思想有着某种关联。再次,法律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法律既然是公意的行为,法律的对象也只能考虑涉及人民公共利益的 把握正义的基本脉搏。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一个人应当做他的能力使他所处的生活地位中的工作",⑧也就是"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而不管社会对岗位安排是否正义,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00.html -
了解详情
表达和制度的创设,才为我们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从《易经》提出太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他们都强调一种自然的和谐,而反对人为的统一。对于维持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法律,他们有的完全否定,有的用天道加以重新解释,使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578.html -
了解详情
)归结为下述过程:程序的确立;法律与道德分开;法律从适应社会、教育和启迪的功能中剥离出来。他还特别指出,法律的教育功能在希腊法哲学中特别突出, 对待它,法律也就不会沦为工具。回顾现代法的发展历程,法的实证化本身只是人们对于社会正义、对于善地不断探讨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个制度组成——对于独立和自治的理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3.html -
了解详情
伯的论述,“实质非理性”的法律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实质的”维度,是指裁判者诉诸法律之外的灵魅、情感、伦理关怀、政策考量以及抽象的社会正义观,这种“实质”的 性基础,因为“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二是礼是法的原则和精神,凡是与礼相悖的法律都无效,“礼”多少类似现代法律体系中宪法的地位;三是在法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40.html -
了解详情
私”。东方文化也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而未能完成自主的法律现代化过程。日本文字中“公”与“私”是从中国传入,其含义虽然与中国文字中的意义不尽一致,但基本上是同源同宗。 1,4.又参见[意]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正义和法》,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35页。[24]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59.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或“上诉”之救济功能。 3.公力救济与正义冲突 正义是司法的首要目标,可分为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程序正义的标准有程序参与性、裁判者中立性、程序 社会学所谓“鼓钱包理论”、“可怜的原告理论”与事实不符,令人同情的原告其实最不利。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第31-32页。“法律最为声名狼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7.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意志的某种怀疑与削弱。从政治共同体的整体上看,接受在先约束体现了人类对自我意志和公共权力的一种克制和自律。如果用一出古希腊戏剧来比喻宪政的 ,所谓自然法和经验中的习惯法在相当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因此他的宪政思想完全是普通法的法治主义道路,而普通法的道路当然的意味着法律传统对于后世的在先约束。因此休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9.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成员身份、地位的法律确认,又意味着一种公民个体自愿归属于政治国家的观念。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新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中所说的,“任何文明 是某一公民群体(即政治国家)的成员,并与这一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具有平等的地位。在早期,“公民”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古希腊奴隶制国家最早使用公民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