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专属管辖权的规定,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对于非缔约国而言,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是补充性的,如果对案件具有管辖权的国家正在对该案进行调查或起诉,或者经调查 的公正性 《罗马规约》在序言中指出,决心保证永远尊重国际正义的执行。确保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法院公正性的突出表现。规约第67条为被告人设立了一系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056.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学的学者们认为,如果国家对犯罪被害人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不仅可以抚慰被害人的情感,而且有利于使罪犯受到以回归社会为目的、 而非简单复仇主义的刑事 损害赔偿)列入民事诉讼的范畴,除非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法院才有可能就赔偿部分作出相应的判决。这不仅加重了被害人的诉讼负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4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一专属管辖权的规定,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对于非缔约国而言,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是补充性的,如果对案件具有管辖权的国家正在对该案进行调查或起诉,或者经调查 的公正性 《罗马规约》在序言中指出,决心保证永远尊重国际正义的执行。确保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是法院公正性的突出表现。规约第67条为被告人设立了一系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84.html -
了解详情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几项举措,以求抛砖引玉,对理论或实践有所裨益。 一、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可以分为羁押性强制措施和非羁押性 更无复议权、上诉权等救济程序。另外,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其适用过程中难免会给他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理应予以赔偿。但我国刑诉法或相关解释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72.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程序,一些可能要作刑法处理的案件作了非刑罚化处理,使案件繁简分流,降低了诉讼成本。从国家角度来说,节约了司法资源,改善了刑罚改造的困境 ,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对于犯罪嫌疑人不履行刑事和解协议的,检察机关应当继续审查起诉程序;对于被害人在被告人赔偿到位后反悔,又要求司法机关继续追究加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71.html -
了解详情
十二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百二十二条没有 3 整体立法意识不强。现代立法论主张,宪法统领之下,立法要有整体意识、要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同法律体系之间,法律内容上有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的要求;具体的法律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46.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无原则地接受加害人的金钱赔偿,并据此干涉国家刑罚权的行使。[45]因为刑事和解并非必然排斥普通程序追求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刑事和解可以通过自身规则的建立来 人进行的司法交易。当然,刑法明文规定两制度对刑罚裁量的影响是可以而非应当,这使得国家在处理自首、立功制度时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而这一主动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2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和解会削弱刑罚的一般预防功能。刑罚的严厉性在于以国家强制力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乃至生命。按照传统刑事诉讼程序,行为事先即可知悉犯罪后果,而在权衡之后决定是否 影响较大的刑事犯罪案件,不能因为其作了赔偿,或者得到被害人谅解就对其不予起诉或适用非监禁刑。加害方赔偿的行为只能作为其悔罪表现而酌情从轻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2.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损失,已不能更合理地保护被害人的诸多权益,因此,许多国家都先后在法律上确定非财产损害也是侵权损害的重要部分。1987年我国《民法通则》第 的基础。如果诉权不平等,就不可能有平等的诉讼权利。[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规定不允许受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实质上是变相剥夺了当事人的某种诉权,从诉讼的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638.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害人、社会甚至犯罪人自己的伤害的同时,应强调刑事司法程序对这些伤害的弥补,真正有利于被害人损害的赔偿,破坏了的社会秩序的恢复,实现现实正义。现实 不会再次暴发吗?而且,在社区矫正中,谁来保证被告人的有利的改造环境,我们的国家司法资源能够提供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吗?在社会中接受刑罚的犯罪人,又如何能保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