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分别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处理,因此在出现不同性质的先决问题时,原诉讼程序原则上应停止,待先决问题依其他诉讼程序处理完毕后,方以其确定结果为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宜界定为以下两类:一是存在侵权行为的被害人的行政处罚案件。对于这类案件要构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政诉讼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55.html -
了解详情
可能不构成妨害公务犯罪,甚至可能免于行政处罚。在一个案件中,法院以行政执法人员没有出示监督检查证,且均未着装,无充分证据证实其检查是公务活动,而判决 扩大了拒绝权的范围。例如有论者提出,行政机关违反正当程序原则所作的行政行为、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所作的行政处罚都属无效[78],基于明显错误的事实认定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47.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如果是这样,就不仅谈不上有错必纠,甚至是不允许行政机关去发现有错了。行政法上的撤销自由原则及其限制的基本理论已经很好说明这一点。所以,先取证后 确定为法院作出裁判之时,比如就行政处罚而言,只要相对人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在法院裁判前收集了充分的证据,即可作出行政行为合法的判断。如果是这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3.html -
了解详情
权益的特点,但也因其非处分性和临时性而并不比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更需要严格限制。因此,从我国行政立法实践,和保持立法一致性的角度,赋予地方性法规行政强制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曾说:制定法所规定的对于没有列入听证笔录的证据,一律不得加以考虑的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否则听证体制就变得毫无意义。如果决定和在做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6.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明显不合理、不公正,违背了法律上的基本公正原则。[4] 2、结果说。应松年认为,显失公正是指行政处罚虽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但结果明显的不 司法审查。《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审查标准:1、证据是否确凿;2、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3、是否符合法定程序;4、是否超越职权;5、是否滥用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24.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就要本着有错必纠的原则,积极纠正错误,对申请人受损的权益进行救济和赔偿。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于所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第二,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都适用于行政违法行为,但行政处分适用的是一般的违法失职行为,而行政处罚则适用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829.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人员应当保证执法手段的合法、正当,通过引诱、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违法事实的依据。各分局、各单 位对监管信息的管理,应当遵循 行政检查、监督抽验、行政处罚的执法依据、执法过程和处理结果。(三)保护合法权利,教育指导为先。各分 局、各直属单位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原则,平等对待行政 ...
//www.110.com/fagui/law_37366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执法中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比较突出;行政处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依据不够准确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执法不当引发的行政争议 ,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 2.严格遵守处罚法定原则。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有法定依据。凡是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行政执法 ...
//www.110.com/fagui/law_37038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法院审查属于司法监督。法院区别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是,它是事后地、被动地、消极地去介入社会公共事务。法院对 [4]《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和本条的规定,学术界通说认为,法院的审查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76.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及车辆予以扣留或扣押等。保障性强制,是为了保障某个主要行政行为,如行政检查、审计、行政处罚、行政执行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一些从属性强制措施。如查封帐目 有权要求退还。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将查封、扣押的证据一并移送。除证据外,没收的财物一律上缴国库。在执行冻结存款的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