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际行为为要件。无论是从法理上看还是从事实上看,这个行为完全符合独立而且生效的物权行为的特征。因此交付住房就是转移了所有权。在接受交付之后,买受人的 坚持物权与债权的法律性质相区分、物权变动的法律根据与债权变动的法律根据相区分的观点,又逐渐回到我国民法学的主流地位。这种观点的要点,是不动产物权的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24.html -
了解详情
[45]我认为,否定说更值得赞成,因为替代公务员的自动化设施与普通的公有公共设施不同,它们实际上可以看作是行政行为的机械化,因此,该设施致害应当视为是 第107页。 [29] 解志勇、裴建饶:浅析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法律性质与救济途径,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0] 马怀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87.html -
了解详情
的第三人所为时,亦同。此条文所规定的是所谓第三人实施的胁迫行为的法律效果。法国学者认为这一规定是来源于罗马法。而对于这一规定的合理性, 的必要。如前所述,乘人之危独立列为法律行为绝对无效的事由,其价值在于彰显法律对于恶意行为的制裁功能。诚然,就暴利行为的性质及其无效原因,多数国家的立法以及主流理论将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10.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为一些农村房屋办理了相关权属过户手续,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农村房屋的交易行为。[4] 4.法律规定部分农村房产可以抵押。《担保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 有优先购买权。 14、关于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是否是物权性的,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存有争议(此问题不是本文研究范围,故不赘述)。参见王忠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019.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情况。中国刑法理论对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性质如何,即这种情况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的争论由来已久。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可称之为 :《论放弃重复侵害行为的定性与处罚》,载《当代法学》1993年第1期。[5]参见张尚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概论。总则部分》,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3.html -
了解详情
的第三人所为时,亦同。此条文所规定的是所谓第三人实施的胁迫行为的法律效果。法国学者认为这一规定是来源于罗马法。而对于这一规定的合理性, 的必要。如前所述,乘人之危独立列为法律行为绝对无效的事由,其价值在于彰显法律对于恶意行为的制裁功能。诚然,就暴利行为的性质及其无效原因,多数国家的立法以及主流理论将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7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而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的行为是其实施组织考试作弊行为的必要前提之一。但是在我国,考试的试题从法律性质而言,如果属于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的试题,则为国家绝密 ,而出售相关器材只是一个附随行为而已;而就学生和家长而言,其主要权利是获取试题答案,其中就必然包括购买以及使用相关器材以获取答案。所以,就两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613.html -
了解详情
努力,时常难以表明法院的法律论证是理性的。[43] 此外,我们还需小心翼翼地分辨这种理性以及有根有据其在法律语境中的性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 行为,从而判决知假买假打假者败诉。[65]天津市法院的判决,表明人们以往没有想到的《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是可以适用的。我们当然可以争论天津市法院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94.html -
了解详情
得到统一和协调;三是自律管理是市场管理的基本形式,市场运作、风险控制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大部分属于自律管理性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德国 基金投资者似乎可以依据该条追究基金管理人及其关联方从事利益冲突交易损害投资者利益行为的法律责任,但现阶段,我国各级法院仅受理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侵犯了投资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67.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是否属于委托代理关系,应当依据二者间订立的具体协议的法律性质确定。[①]具体协议的法律性质如何判断,究竟是从协议的形式(名称)上判断,还是从协议的 ,而且还实施了在从业人员工资中扣除养老公积金的行为,从而认定,二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非保险公司主张的代理关系。[②] 另有法院从依据《保险法》对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