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妨害公务罪、[50]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传授犯罪方法罪、[51]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非法采集、供应血液、 行为,均属于危险犯的预备,按照基本法定刑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形成危险状态之前中止犯罪的,以及形成危险状态后避免严重后果发生的,成立危险犯中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116.html -
了解详情
却突然悔悟,搬走大石头,避免了车毁人亡,但行为人仍成立犯罪既遂。果如此,我国鼓励犯罪人积极中止犯罪、保护法益的刑事政策如何体现? 这是否违背了社会大众 ,认为同一个罪名既是危险犯又是实害犯,行为人自动消除危险状态构成实害犯的中止的观点,是错误的。 笔者认为,上述诸种观点之所以都无法妥当地解决如何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76.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缺陷: 第一,这种观点本身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该论者认为只要存在着发生犯罪结果的可能性,在结果发生之前,都应当给予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结果发生的 ,适用刑法第117条规定的法定刑。这样理解,不仅有利于鼓励犯罪人及时中止犯罪,有利于保护法益免受实际损害,也使行为人获得减免处罚,而且也符合我国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92.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4] #p#副标题#e# 第三种观点可称之为折衷论。这种观点旨在调和未遂论和中止论,而提出新的见解。如有的学者认为,按照既定命题,放弃重复侵害行为, 结果。这些情况,都应当像典型的放弃重复侵害行为一样成立犯罪中止,然后根据中止犯罪的具体原因、中止犯的悔悟程度、是否已造成具体伤害及伤害程度、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323.html -
了解详情
坚持的基本原则。问题是, 我国的立法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为了避免出现犯罪未完成形态无法适用刑罚的情形, 在总则中设置了特别的条款。我国刑法第 安全危险的发生, 而不是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发生, 这样将不利于鼓励犯罪人中止犯罪, 这种观点也不符合我国刑事立法的基本精神。 笔者并不否认立法者在设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8.html -
了解详情
以外的障碍,教唆犯、帮助犯、实行犯都构成犯罪未遂;如果教唆犯、帮助犯虽然自动中止犯罪,但未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时,教唆犯、帮助犯、实行犯都 以下几个特性:( l )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 2 )刑事责任是由于实施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3 )刑事责任是依照刑事法律承担的责任;( 4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695.html -
了解详情
,如有的实施实行行为,有的实施帮助行为,有的实施教唆行为。行为的分工,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这样,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行为都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 否则,即使有积极阻止的行为,但终不能阻止共同犯罪向前发展,不能以中止犯对待。 本案中,费某确有中止犯罪行为的意思,但只是消极地退出了犯罪,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39.html -
了解详情
时,应考虑并且克服社会危害性本身的缺陷。 【关键词】法益侵害 法益批判 犯罪未完成形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经济呈现一片 没有发生,违法性减少;同时主观上放弃进一步实施犯罪行为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责任减少说;有利于鼓励罪犯中止犯罪,避免给法益造成实际损害,刑事政策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391.html -
了解详情
中止,实际上就属于非罪性质。凡是能够在脱逃犯罪预备阶段自动、彻底中止犯罪的,对其行为应当视为非罪性质。{15}405 另一种主张认为,脱逃预备阶段 M).台湾:连山图书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印行,2000:196. {26}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94. {27}(日)大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839.html -
了解详情
总则关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的规定,这既有利于行为人中止犯罪,保护被绑架人的生命,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3.有利于限制法官的权力,法官对于 还是未遂。对于结合犯的未遂应当在适用结合犯的法定刑的同时,适用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20]可是,不但我国学界至今并未广泛接受结合犯的概念,而且,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6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