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最高人民法院《若干规定》第一条及第二条规定:诉讼文书可以交由国家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其送达与人民法院送达具有同等 法律文书特快专递业务收寄范围暂定为民事诉讼的各类文书,包括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起诉或反诉状副本、上诉状副本、答辩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出庭通知书、 ...
//www.110.com/fagui/law_114442.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审前准备程序仅限于送达起诉书和答辩状、诉讼权利和义务的告知、合议庭组成人员的告知、调查取证以及追加当事人等与诉讼的开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3页。 [21]参见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6-209页。 [22]前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才予以审查,如果原告未经诉讼前置程序而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认为被告的抗辩有理由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注释】 [1]参见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2]参见[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6.html -
了解详情
自认制度: 第一,自认的时间与场合。我国民事诉讼分为审前准备阶段和庭审阶段。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在庭前交换的起诉状、答辩状时,以及当事人在庭审陈述 撤回:(1)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2)在自认事实与实际不符的前提下,当事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在确立强制答辩制度的前提下,规定双方当事人的起诉书和答辩状附带各自的书证,相互送达准备书状完毕后形成第一次书证交换,并规定在庭审 据称实践中大部分都是国家机构或公益性的团体等与案件当事人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者。参见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48.html -
了解详情
诉答辩状后10日内,对第三当事人提出诉状时,该诉状的送达不需要经过法院的许可。否则,在超过10日之后,被告向第三人提出参加诉讼的申请 Civil Procedure, 法律出版社2001,第126页。 [⑩] 参见史蒂文苏本:《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蔡彦敏、徐卉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6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 证据制度包括举证制度、质证制 度、认证制度、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立和完善我国民事 诉讼证据制度,特别是完善我国民事诉讼 效率,而且还可以为当事人理出争执的焦点,固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固定当事人无争议 的事实及证据,确认是否对各自的诉状或答辩状将进行补正或修改。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13.html -
了解详情
和防御,而法官或陪审团则被动地从双方当事人的体育竞技过程中判断哪一方当事人应当胜诉,是美国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基本法理。这一点与德国和日本民事 证人直接发生联系 .例外情形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比如,起诉状和答辩状就可以看成是书面辩论的例外情形。法定的书面证据可以运用,有的国家,如法国,甚至实行书面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88.html -
了解详情
正龙、陈红.民事审判中应注重行政认定事实是否具有可诉性[J].政治与法律,2004(1):146147. {28}邓张伟,李杰.论行政行为对民事诉讼的影响及其处理[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6974. {29}刘志欣.论行政登记行为在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以房地产权属登记行为为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26.html -
了解详情
38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 的矛盾主张是否符合客观真实无关。但是,如果民事诉讼的理念是固执地追求客观真实,那么当后行的矛盾主张符合客观真实时,法院就无法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