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与第二款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作比较得出,前者是 双方的利益、地位。 更次,有人认为,根据民事权利自由处分和受法律保护的原则,赠与实质上是财产所有人对自己所有的财产依法处分的一种法律方式,因此,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99.html -
了解详情
孔祥俊:《合同法教程》,585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因此,赠与的标的物可以是各种法律不禁止的实物、货币和有价证券。不以有价证券表示的权利不 :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 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且依186条第2款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011.html -
了解详情
对席松林也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席松林与刘以芳之间订立的赠与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该合同经公证机关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应受法律保护。席松林要求撤销赠与合同但 以芳、苏发斌(刘以芳之夫)于2002年9月19日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席松林、张成碧将其所有的建筑面积为49.9平方米的房屋卖与刘以 ...
//www.110.com/panli/panli_247411.html -
了解详情
株洲市人,农民,住址同上。 原告谭爱连诉被告王勇华、第三人王月明赠与合同纠纷一 案,于2009年1月4日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由 归原告所有。 被告王勇华辩称:1、被告王勇华在2008年3月17日进行赠与公证时,在株洲市公证处当场支付给原告2000元人民币作为零用开支,并且原告当时考虑到王勇 ...
//www.110.com/panli/panli_208401.html -
了解详情
,因而成为赠与合同的主流形式。实务中,因受赠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约定义务引起的赠与合同纠纷也日渐增多。 一、问题的提出 张某与徐某于1981年再婚。1998年5月,两人与张女(张某与前妻之女)经某区公证处公证,订立赠与合同一份,约定将张某名下的夫妻共同财产本市一处房屋无偿赠与张女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074.html -
了解详情
验证。此款规定:“八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注:即前引的条文)的规定。”对于 撤销赠与的。本案被告事业有成回乡发现村小学教学楼年久失修,便主动向小学校长和村支书表示赠与100万元用于修建教学楼,并达成协议。学校属于公益事业单位,而且,村广播站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76.html -
了解详情
祥俊:《合同法教程》,585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因此,赠与的标的物可以是各种法律不禁止的实物、货币和有价证券。不以有价证券表示的权利 :“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 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且依186条第2款此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3.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与第二款“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作比较得出,前者 借口。首先,与双方的权利义务无涉,应当把双方地位平等作为前提,在“对赠与人意思表示和人格的尊重”的同时,法律应该对对方当事人予以同等的保护。赠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25.html -
了解详情
条赠与物的交付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第十条赠与物 不可抗力一方无须为此承担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4、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受影响一方不能合理控制的,无法预料或即使可预料到也 ...
//hetong.110.com/hetong_9280.html -
了解详情
赠与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并结合实践,赠与合同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赠与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地址。 (2)赠与财产 双方协商确定。 (10)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例如,当事人认为需要向公证部门办理公证的,可以约定办理公证的时间等有关内容。 经协商一致后,双方应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