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争议事项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法国民法典》第2059条规定:所有的人均可就其可自由处分的权利签订仲裁协议。其第2060条则对当事人签订仲裁协议的事项 仍是其主要标准。《仲裁解释》在认定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方面主要采取从宽原则的做法与仲裁协议的契约性本质是相吻合的,与世界各国鼓励仲裁发展的普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9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析框架,而且创制出了诉讼模式这个颇有中国特色的称谓。依照我国学者的理解,诉讼模式是对特定或某一类民事诉讼体制和民事诉讼结构中各基本要素及关系的抽象形式 主义,而很多学者在分析和批判辩论原则的缺陷时,则是以古典辩论原则为靶子的。这其实是批错了对象,把根本不存在的对象作为靶子。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8.html -
了解详情
。嗣后乙又将该商品房出卖给丙,则乙丙之间的合同既属于无权处分又属于重大误解。 第二,行为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与欺诈、重大误解。无行为能力人、限制 学者的学说理论,完全无法阻止法官和其他的学者做出不同的理解。由于缺乏各种效力瑕疵原因的一般规定,单纯的原因类型化导致了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而言,上述我国合同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整理与平衡,可以清晰地界定法院调解制度基本原则的含义,在一个大的调解机制框架内实现公权与私权、当事人与法院、法理与情理、法律与道德 成分较之诉讼裁判机制更丰厚,这是三者可归于一个族群的重要理由。 [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725.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现状。 我国从新民主义革命开始,革命根据地基层政府就试行调解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的制度。建国后,行政调解逐步发展,在案件类型上扩大到经济 ,虽然存在着行政处分权有限,调解可能冲击依法行政原则的顾虑,但行政诉讼调解的正面效应决定了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的建立。域外审判实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在行政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05.html -
了解详情
收益三项权能。至于用益物权能否具有处分权能,在理论上则存在不同的看法,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界对处分的理解不一致。根据德国著名学者拉伦茨 物权法定十分必要。[7]正是基于物权法定主义原则的要求,相关现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对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采取不完全列举的方式予以规定。 三、相关现行法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68.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 (二)对《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四款的理解 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 推定形式对股东个人权益进行处分,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其次,股权转让合同是双务合同,以默认或推定形式签订或履行合同,是对合同意思自治原则的违背。 综上所述,公司章程条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785.html -
了解详情
履行责任的适用条件问题 (一)两种代表性观点的分析,对民事诉讼法第232条规定的给付金钱义务迟延履行责任适用条件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把该条规定看作 ,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己之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现实、法律公平正义原则的需要,呼唤着立法和法律解释的不断完善,本文的主旨,也正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647.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功能,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管辖区域更为广泛,对法律的理解一般比下级法院更为准确可靠,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裁判中法律问题进行上诉审,可以发现适用法律方面的 以下级法院认定之事实为准,上诉审中不得再提出新的诉讼资料,上诉审原则上不再另行认定事实。 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第三审程序应采事后审制,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0.html -
了解详情
适应的财产义务,这既是法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利益与风险相一致原则的反映,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需要。因此,勘察、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监理单位的注册 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加深对设计文件难点、疑点的理解,确保工程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工程建设中的惯例。设计交底通常的做法是设计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将设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9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