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没有对王某采取抢救措施,而独自跑回了家;主观上也是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没有为保护王某免受损害,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违反了一般注意义务。 共同侵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是指加害人虽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 但加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结果而构成共同侵权。所谓直接结合是指数个行为紧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018.html -
了解详情
必需的内心因素,并且根据这种内心因素去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故意还是过失,犯罪故意中希望还是放任,犯罪过失是过于自信还是疏忽大意,进一步断定行为人出于何种故意及何种 犯罪原则的客观基础,二者统一于主客观要件相一致的原则之下,将犯罪故意(过失)与危害行为调和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避免刑法上的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53.html -
了解详情
和过失中还进一步分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以此来正确认定行政犯罪及何种犯罪并根据其主观恶性程度确立犯罪人所受的刑罚。对行政 合法权益损害的,由行政机关作为违法主体和责任主体,公务员只在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情况下由有关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求偿)。但是,在有关行使行政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1.html -
了解详情
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而致使他人重伤的结果发生。其中疏忽大意的过失重伤他人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重伤。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重伤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但由于轻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085.html -
了解详情
1辑(总第51辑)裁判规则:“飞车抢夺”时,造成被害人摔伤致死的严重后果,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基本案情:两上诉人骑一辆仿古两轮摩托车窜至某路段,趁 ,造成颅脑损伤而死亡。对于死亡结果,出乎上诉人的主观预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因此上诉人的行为又均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上诉人犯数罪,应实行并罚。适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661.html -
了解详情
,在上堤防汛期间,未将保险柜内的文件进行淸点,并办理交接手续,主观上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同时将自己保管的文件柜钥匙和单位公章锁在办公桌的抽屉内,当领导 》第三百九十八条第一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952.html -
了解详情
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而致使他人重伤的结果发生。其中疏忽大意的过失重伤他人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重伤。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重伤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但由于轻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307.html -
了解详情
;⑶防卫过当既有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也有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如果防卫过当故意造成他人伤害,构成故意伤害的,构成故意 重大伤亡后果持放任态度的可能性是有的。因此,对防卫过当行为的主观罪过形式为过失或间接故意。在对防卫过当行为确定罪名时,如果防卫人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574.html -
了解详情
起事故侵犯的客体是否为生产安全。并且,就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其他较为接近的过失犯罪相比较而言,"前者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与生产活动直接相联","即使发生 并不足以说明工程一定存在"权钱交易"。所以,"降低工程质量"在表象上具有过于自信的过失复合间接故意的特征。为此,对于工程监理单位的"降低工程质量"的心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889.html -
了解详情
、驾驶刹车不灵或存在其他缺陷的车辆上路、车辆无牌照的,造成事故,这些情况驾驶员过失大,罪过大。还有其他情况不一一列举,可以比照上述分类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对于 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接近于放任的心理态度,当然他们的心理状态往往是过于自信,轻信自己是幸运的,不会出事,因此未谨慎注意。笔者认为对罪过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