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强制实施力量----国家强制力对其进行规范,以维护经过长期社会生活而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进而维护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历史上婚姻家庭制度经历了蒙昧 的第三者现象法律不能坐视不理。 参考书目: 1.邱仁总宗著:《法律道德主义的残酷与虚伪》,发表于《婚姻法修改论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001.html -
了解详情
原告行为的不满,这足以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还是认同婚姻家庭法和基本社会道德规范关于婚姻忠诚的基本准则,即这种基本准则所体现的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公共 立场和漠视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做法,不仅有悖于法理,更有悖于伦理道德的本意。虽然我们主张并强调司法独立,司法并不一定要以民意作为其裁判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686.html -
了解详情
,(9):31. {8} 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6. {9} [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的权威法律与道德论文集[M].朱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33. {10}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3-44.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18.html -
了解详情
是无法导致社会有效运转的,伦理从未离开过民法。民法里的规则实际上也都对经济人进行道德上的评判,如对主观过错的惩戒,对合同的倾向性解释,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倡导等 完《国富论》以后,发现抽象的冷冰冰的经济人并不能使社会良性运转,因而另撰《道德情操论》来弥补其不足,但我们往往忽初了后者。他认为,经济人同时应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07.html -
了解详情
竞争面前,人们更关心的是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社会个人化趋势明显,在遵循道德规范时,更多的是出于个人需要而非社会利益,顾全大局没有内化为人们的信念 能,这就是弱势群体的弱势所在,如果伸张权利,他们就可能失去工作,如果讲究道德,她们可能在城市中无立锥之地。手段的冲突已经引起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加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75.html -
了解详情
不确定性的互惠互利的合作事业。契约主义的目的就是借助于理性协议这个概念对基本的道德权利和政治责任提供一个辩护{5}。 詹姆斯#183;布坎南的集体选择理论 自然权利每一项都不容侵害。通过社会契约构成的政治共同体应当与人类对自身道德权利的相互承认和保护并行不悖,信守约定、履行职责是国家合法性的延伸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14.html -
了解详情
。 二、诚信原则的道德性特点与法律化理由之研究 (一)诚信原则是法律化的道德原则,具有道德性。 有关诚信原则的道德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1 ]都表明,在中国古代儒家的信用观大都指言而有信,忠诚老实这样一些具有深刻道德意义的个人品质。 既然诚信原则具有道德性的特点,那么将这种道德性的要求法律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9.html -
了解详情
。 二、诚信原则的道德性特点与法律化理由之研究 (一)诚信原则是法律化的道德原则,具有道德性。 有关诚信原则的道德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1 ]都表明,在中国古代儒家的信用观大都指言而有信,忠诚老实这样一些具有深刻道德意义的个人品质。 既然诚信原则具有道德性的特点,那么将这种道德性的要求法律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97.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的难度 非规范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于犯罪人的道义责难,来实现社会之间的道德认同、情感宣泄和对于国家有权机关的规范性评价的再评价。非规范性评价 耻辱的羞耻感也是人们所恐惧的{18}(P.5)。 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公众通过道德标准、社会习俗以及对规范性评价的感性认识,表明对于违反法律规则、侵犯社会正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7.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的难度 非规范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于犯罪人的道义责难,来实现社会之间的道德认同、情感宣泄和对于国家有权机关的规范性评价的再评价。非规范性评价 耻辱的羞耻感也是人们所恐惧的{18}(P.5)。 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公众通过道德标准、社会习俗以及对规范性评价的感性认识,表明对于违反法律规则、侵犯社会正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