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他必然会假定司法者具有正常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具有正常的道德素质,能够在对话的特定语境中理解并执行自己的命令。在对话过程中交际者总会 说的: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一个时代为人们感受到的需求、主流道德和政治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觉无论是公开宣布的还是下意识的,甚至是法官与其同胞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604.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欲望,以利于满足他人的欲望。而正是由于中国刑法建立在如此高洁的道德基础上,不仅导致了中国刑法人性宽容精神的缺位,进而引发了中国刑法的 [C].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2]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M].陈林林,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3] 田宏杰.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主张自己具有唯一的至上性;[13]151-152夏皮罗提出,法律能够解决其他道德不能解决的协作问题。[14]ch. 6-7这里不适合对拉兹和夏皮 ,找出法律的核心情形(central cases),即法律的实践面向--法律必然是道德的,但是,法律种类中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焦点意义。[31]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632.html -
了解详情
的立法例来说,即为违背被害人[妇女]的意志,侵害其[包括公众]的正常性心理、道德情操,反自然性的性行为。因此,我认为,某种行为是否淫秽下流、是否伤风败俗 的方式表述猥亵,应当以行为本身是否具有违背被害人意志,侵害其[公众的]正常性心理、道德情操来把握。如果兽奸、同性恋在某一案件中具有上述的性质,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31.html -
了解详情
)与应然(what ought to be )混为一谈。例如,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从道德中推论出善恶的规范命令,混淆了可欲的(desirable)与被欲的( 事实与价值、价值与规范的二元论。法学与伦理学具有知识形态上的可比性,这是因为道德与法这两种社会现象具有相关性。因此,在法学中同样存在是作为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3.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节;而法律责任则不仅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和行为者个人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作用于违法者,统治者还借助于国家权力强制违法者承担一定的惩罚性义务,对违法者一定权益 的可能性时,由不存在意志自由选择的问题。因此,对这样的行为就不存在道德和法律的评价问题,其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利益,也不能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0.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当性程度不够高。就价值层面而言,可接受性意味着宪法或政治制度必须符合人们的道德信念和除个人生活目的之外的社会共同目的,它包括社会整体的正当利益以及涵盖 。所以,宪法的正当性证明归根结底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问题,一切价值论证和道德逻辑都统摄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之中,尤其是人们的政治生活当宪法价值与宪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647.html -
了解详情
报端,期待有一天人们会将助人为乐当作习惯。 杨丽萍 [b]质疑另一种道德焦虑 [/b] 当然理解大张旗鼓对两少年进行表彰的动机。一来,此前刚刚发生过见死不救的 在摔倒老太面前驻足,并非认识不到见义勇为的价值所在,更不能完全归咎于道德素质的低劣,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的结果。因而,仅仅就事论事进行奖励,并 ...
//bbs.110.com/thread-64652-1-1.html -
了解详情
、轻演绎推理:重形象思维 、轻抽象思维。法的价值起点和归宿均为伦理道德,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缺乏抽象思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 可以说是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制度规定由最高司法机关垄断司法解释权的原因之一,但是基本道德缺失的负面影响对最高法院法官同样存在,只不过是正确与错误在全国范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018.html -
了解详情
了钓鱼式执法的含义以及根源后,指出了钓鱼式执法对社会公德、职业伦理以及个体道德的危害。通过对钓鱼式执法事件的伦理反思,我们认识到制度伦理对制度主体、制度 。执法经济是钓鱼式执法产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对利益的追求必须有一定的法律或道德的制约,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对人们的利益追求活动进行制约,社会就会出现无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9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