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相配套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尤其是不能逾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规定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心证中的“自由”是一种相对自由。同时,由于自由心证 社会公正合理的价值观和公众普遍共识。此外,在现代法治条件下,正义观念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法律不仅要向公众施加其要求、义务和命令,而且还要求把公众视为负责任的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61.html -
了解详情
正因为如此,正义成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学科所共同关注的命题。从古希腊的先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哲学大师康德、卡尔?马克思等,先后基于 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法或多或少是人类社会追求正义的结果。 在法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就有“法不阿贵”、“刑无等级”格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7.html -
了解详情
与个别,“观念法律”与“实在法律”的关系,甚至论述到:“中国向来是判例法国家,甚似英美法制度。”[15]居正是民国初期的司法界巨头,他的思想使当时的“ 项法律规则视为对某种限定和指明案件判决中共同要素的一种概括,并达到运用希腊分类概括方法作为判决案件的合理基础的目的,将辩证法从一种“发现技艺”转变为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0.html -
了解详情
金所说的“因袭主义”方法[9]去解释。他们从经典文献中寻找了大量依据:早在古希腊,它就是一条格言;公元1世纪的悲剧作家塞纳卡在《美狄亚》里也说 拓展审查范围,维持公众对良好行政的信心。 相对而言,中国是一个强调实体正义的国度,公众普遍对实体正义有强烈要求,法院对行政机构的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也广泛干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1.html -
了解详情
于人民法院,不能割裂。1、审判独立原则的产生和确立在国家的治理活动中划分不同权力的思想,由来已久,并非近世才有。早在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亚里士多德、波 上的②,它的实现需要借助程序公正,是一种间接达到的正义。法院站在法律的立场上,只固守确定的程序;诉讼中的公民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上,关心的则是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8.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诉讼中的程序权利作为改革关注的焦点并成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与此同时,原有的符合中国司法传统和理念、有利于公民接近法院的途径因现阶段正当程序思想的 人数;提高律师水平;对律师报酬进行改革使之明确化;落实法律援助中的律师帮助等等。第六,发展与完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就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而言,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4.html -
了解详情
以各种不同形式存在,如各种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的纲领与章程;乡规民约;社会的习俗、习惯和传统与宗教;人们思想中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政治意识。或突现政党的 这种权利就会变得十分具体,国家就将运用强制力保障其实现;二是法律的伦理性价值,因为法律本身就是公平与正义的体现。所以李步云先生认为“哪里没有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6.html -
了解详情
差别的人权观。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等级正义观就是这种人权观的表现。再次,是全面的或者平等的人权观。它强调人的尊严、人格与价值的神圣性与 权利,不是凭借他们所能进入任何特殊秩序或他们要遵循其确定的特定的法律制度而拥有的权利。”[14]人权的固有性则是指人权伴随人自出生到生命终结,不附带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41.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生活等方面已基本上有法可依。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首先,立法重在“治民”而不是在“治官”。大量的法律法规都是在规范“民”的行为 、合理的规划。有些质量低劣、严重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在长时间内得不到修改或废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切实转变立法思想,大力加强立法工作。(1)正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html -
了解详情
第297页)。罗蒂认为,作为善与善冲突的典型形式,公正和忠诚的竞争相似于我们应当扩大还是缩小“忠诚”范围的问题。在这里,正义问题被还原为“忠诚的范围”或 人类面临的最根本难题。在古希腊悲剧和哲学中,在中世纪神学思想中,在近代启蒙思想中,在近代宪政制度和自由市场的创制和发明中,一直到我们正在逐渐适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