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据西方提供的法律经验,为当代中国设计出相关的法律框架。至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经验、思想与情感,似乎都是无足轻重的。由此产生的主体迷失现象,从根本上说,源出于百年以来中西强弱的客观情势;它表明,法学研究中的主体迷失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也不仅仅见于法学一个学科,而是百年以来的一个普遍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184.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认为法律与正义永远不会相交,利益平衡永远都不会有。正义也不是统治阶级认为是正义的正义。尽管统治阶级或掌权者的正义观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109页。 [23] 杨乾:《法律与利益之辩》,《江苏省法学会法理学宪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第124-125页。 [24]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43.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影响。在我国,民法学者基本上都接受了德国法中的法律行为理论和制度(建国后是通过原苏联接受的),《民法通则》也直接继受了德国法 ,它还提供了普鲁士邦法和德国民法典中的基本体系结构。[32]沃尔夫的法学思想实际上是来自当时流行于欧洲科学的“体系性(komopsotorisch)要素”,尤其是伽利略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3.html -
了解详情
的。“五听”不成,便用刑讯逼供。原因在于:其一,中国古代没有“无罪推定”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原则;其二,惯行“蓄成见而预定罪”(注:钱钟书:《管锥编 书, 第194页。);并且试图通过这一办法追求实施法律过程中的具体正义——也即具体案件处理的妥当性。例如,著名的清官小说《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如果我们仅仅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的本原。《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诚信思想,如《论语》中说: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又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孔子 的真实和一定的不适应性。[4]显然这种法律上的阿喀琉斯之踵(注:古希腊神话中的战士阿喀琉斯,由于他在出生时被母亲握住脚后跟倒提浸入溟河,而致全身刀枪不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903.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尝试归纳为主要有以下方面:1、从本质上确定法,回答什么是法,如古希腊哲学和自然法学;2、从效力根据上确定法,回答什么是法。如霍布斯,奥 交流,可以操作的知识)用它来维护秩序,实现正义,应对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麻烦与危机。法律的全部生命来自其承当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这样,不具有可操作的法律体系就是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99.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有些已形成观念、学说或思想,尚未被时间结构中的法律上升为正式的法定原则;有些法律理性及其原则被习惯法、判例法所承认,尚未得到成文法或 。在法学价值导向的思考中,寻求法律中的正确性要求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正确性要求所反映的主要价值是公正和正义。所以,法学思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其他学问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67.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有些已形成观念、学说或思想,尚未被时间结构中的法律上升为正式的法定原则;有些法律理性及其原则被习惯法、判例法所承认,尚未得到成文法或 。在法学价值导向的思考中,寻求法律中的正确性要求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正确性要求所反映的主要价值是公正和正义。所以,法学思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与其他学问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1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警察等人员。本文所称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法律人,专指法官与律师。首先,律师与法官是法律的实践者,他们有着职业的共性。律师和法官大都需要有 的依据,而只有通过合法的法律程序所认定的事实才成其为“法律事实”。事实上,法官的护法使命意味着法官只有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正义。5群体的特殊性,是因为法官是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06.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使用一种语言去解释,个人在使用共性语言的过程,同时是将其独特体验、情绪、思想,溶入个人的语言表达中的过程,从而对语法、句法、字义的约定俗成等 性,这种情况下,法官就需要就法律与事实进行理解解释。法律适用问题主要是法官根据所掌握的事实对法律意义的解释。在具体案件中的法律,实际上就是最终由法官根据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42.html -
了解详情